展评 CRITICS’ PICKS

松本俊夫,《为了快瞎的右眼》,1968,16mm胶片转数字录像,多屏投影,彩色有声,音乐:秋山邦晴,时长:13分.

香港

松本俊夫

Empty Gallery
香港田灣漁豐街3號大洋中心18及19樓
2017.09.09 - 2017.11.18

展场入口处的投影《白洞》 (White Hole,1979)无疑是策展人跟观众开的一个机敏玩笑—白洞是一个无法从外界进入的假想时空区域,跟黑洞的性质刚好相反。而这件录像作品本身充满迷幻色彩的视觉语言正好为日本实验电影先锋松本俊夫(Toshio Matsumoto)在香港的首个回顾展定下基调。《白洞》是松本俊夫对古印度哲学文献《奥义书》的一次抽象再现,与印度教的这一关系亦能在展览同名作品《色即是空》(Everything Visible Is Empty, 1975)里找到。在该作品中,艺术家把《心经》里的汉字、印度教式绘画,以及影像末尾出现的纯色块作为素材,在慎密的编排下形成一帧帧闪烁的符码。随着文字、图像与纯色块之间的关系一步一步推进,作品的声音部份也逐渐从具象的印度音乐,微妙地演变成由合成器生成的音阶。

松本俊夫的经典非主流剧情片《蔷薇的葬礼》(1969)是另一个贯穿整个展览的参照点,串联起包括《为了快瞎的右眼》(For The Damaged Right Eye, 1968)、《恍惚》(Ecstasis, 1969),以及《扩张》(Expansion, 1972)在内的影像作品。例如,同样创作于1969年的《恍惚》在《蔷薇的葬礼》中变成某角色拍摄的实验电影,让艺术家兼导演以这种姿态客串在电影里。而《快瞎的右眼》则是展示松本俊夫在扩延电影实践上的最佳引证。该作品不仅将三个投影并置成一个实时的影像拼贴,还在指定的时间安排内利用射灯制造出了强烈的压迫感。透过作品里学生抗议运动、街头剧、及酷儿派对等不同片段,观者可以感受到,松本俊夫除了对美学及媒体有深入研究外,亦对社会及政治议题保持了高度关注。实验纪录片《西阵》(The Weavers Of Nishijin, 1961)就把艺术家对消费主义、劳动力,和文化及金钱价值的看法投射到京都传统和服布匹制作的语境中进行了呈现。虽然松本俊夫凭借《西阵》及《母亲们》(Mother, 1967)在两届威尼斯国际纪录片节中分别夺得了银狮奖及金狮奖,但鉴于此次展览的目的是力求还原艺术家先锋的创作风格,没有展出后者可以说是明智之举。因为松本曾于访谈中坦诚地表示,《母亲们》的创作中并没有过往作品的前沿性,但该作品对艺术家创作生涯起到的重要帮助仍然不容忽视,它让松本在往后的时间能得到各方支持来完成《蔷薇的葬礼》等重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