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安贾尼·蒙泰罗和贾雅桑卡,《织布机》,2001,纪录片,时长49分钟.

杭州

纤维三年展:我织我在

浙江美术馆,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杭州市南山路138号;杭州市上城区玉皇山路73-1号(近南山路);杭州南山路218号
2016.08.25 - 2016.10.25

“一种有趣的、针刺的知识”。策展人萨拉·马哈拉吉(Sarat Maharaj)在第二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国际研讨会上,提出“通过织物去思考”——将织物所开启的有趣的、针刺的知识作为一种超越抽象的、水晶式知识的思考系统,以此回应“我织我在”的展览主题。萨拉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如何将织物越过织物的具体概念和技艺,比如壁挂、丝网,或者编织、刺绣、缝纫等,同时也越过织物的隐喻,比如社会身份、社会性别等,从而形成一个“织造世界”的思考和认识?

艺术家阿卡纳·汉德(Archana Hande)的布上版画《丝路小屋》,通过自己的亲身旅行对“丝绸之路”进行了重新绘制,将孟买的纺织厂、帕坦(尼泊尔城市)的派多拉绸手艺人、西藏旅行的商人以及尼泊尔的食盐贸易等串联在一起,将“织物”的社会脉络呈现为一种漫游式的织造关系。安贾尼·蒙泰罗和贾雅桑卡(Anjali Monteiro & K.P.Jayasankar)拍摄的纪录片《织布机》(2001),被称为“社会织造电影”,他们将阿卡纳·汉德所揭示的那种织工与社会之间的织造关系推演到一个更为激进的领域——影片聚焦画家苏蒂尔·帕特沃丹(Sudhir Patwardhan)与诗人纳里扬·瑟夫。这两个人都曾参与孟买左翼运动。在纪录片中,他们讨论了工人阶级的陨落,左翼分子与工会运动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当代社会环境与艺术的关联。而阿什穆·阿卢瓦利亚(Ashim Ahluwalia)的作品《短暂季节》(1995)和欧托里斯小组(The Otolith Group)的作品《欧托里斯II》(2007)则将镜头对准纺织厂的普通工人,探讨全球语境下织工如何在公平、平等的劳作中有尊严地生活这一问题。从这样一个纬度,“织物之思”的关注主体,甚至可以从织工到矿工,再从矿工到农民工,打开一个劳作者、生活者在社会织造中的协同空间,完成“织物之思”对于织物之隐喻的超越,从而真正进入社会思考和社会实践的领域中。

在马克思主义的脉络里,经历工业革命、殖民、后殖民,再到今天全球化、资本化、虚拟化纵横交织的局面,编织的劳作与生产、织物的组织与沟通方式以及织体的运作与治理体系始终在发生着变化。在如此情境之中,织工个体以及劳作个体的纬度,换句话说,记忆个体和生活个体的纬度,显得尤为重要。作为织物最纤弱、最微小,最接近于“纤维状态”,甚至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部分,它们往往见证着历史、社会、时代等概念织造运动的真实性和生命感。陈界仁的录像作品《加工厂》(2003)无疑为我们打开了这一视野。纺织工人的斗争,以及存续于后殖民经济中的不平等,见证了织物曾经以及仍旧被作为一种标准化、机械化的代码写入“社会织造”的过程。这一过程,在互联网化的今天,或许会尤其明显。如何在互联的情况下,保持彼此的开放性,同时确认一种有趣的、针刺的共同经验与共通认识,或许是当下“织物式思考”的切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