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所闻 DIARY

专业评分

左:上海OCAT馆长张培力,皮埃尔・于贝尔(Pierre Huber);右:艺术家李明,林科与张乐华.

继上海双年展,民生浦东新馆和震旦美术馆相继开幕后,上海OCAT的皮埃尔・于贝尔(Pierre Huber)入围艺术家展和颁奖仪式为魔都的2014年拉下了帷幕。一贯以“洋气”著称的魔都的这个奖在方方面面都跟帝都希克设置的CCAA奖大不相同。奖项出资人皮埃尔・于贝尔并非中国艺术界的陌生人。新闻发布会之前,在美术馆旁边的咖啡厅里,于贝尔便已开始畅谈自己与中国的交情, 提及早在1996年他就受录像艺术家之父张培力邀请到杭州考察媒体艺术的往事。数年后,当他获悉中国美院新媒体系即将建立时,立刻表示愿意为毕业生设立奖项,鼓励他们之后继续创作。这位开过画廊,同时还是巴塞尔博览会创始人之一的瑞士慈善家2008年在中国美院,2009年在北京当时的T空间兑现了他的承诺。或许首次来华还是出于对中国当代录像艺术的好奇,但此时他已然在激情澎湃地重申对“艺术家”,“当下”,“创作”的关注, 而非修饰的前缀—“中国”。

左:策展人卡洛琳·克里斯托弗·巴伽基夫(Carolyn Christov-Barkargiev)与张尕;右:艺术家李然,策展人鲁道夫·弗里林(Rudolf Frieling).

经过一年的筹备以及艺术界各方人事提名海选,一共8名艺术家入围: aaajiao(徐文恺),李明, 李然,程然,陆扬,方璐,林科和张鼎。 OCAT馆长张培力称,海选推荐人阵容庞大,包括了策展人、评论家、艺术家、媒体、画廊家、藏家及艺术体制相关人士。唯有这样的选拔机制可有效地从艺术生态角度全面考察这些活跃在一线的年轻艺术家。首届评委会团队全部由名气响当当的国际大喀组成,除了上届卡塞尔文献展总策展人卡洛琳·克里斯托弗·巴伽基夫(Carolyn Christov-Barkargiev)以外,还有鲁道夫·弗里林(Rudolf Frieling),乌特·梅塔·鲍尔(Ute Meta Bauer), 长谷川祐子(Yuko Hasegawa)和张尕。新闻发布会前夕,主办方召集评委与入围艺术家见面。某评委问艺术家“你为什么要做艺术?”让人眼前立刻浮现起《中国好声音》的比赛现场。或许诸如此类的本质性问题在令艺术家尴尬之余,不过是个走马灯似的套路。 但评委缺乏事前对入围艺术家的深入了解也反过来保证了一定的公正性。

左:艺术家杨福东与策展人乌特·梅塔·鲍尔( Ute Meta Bauer);右:策展人李振华与艺术家张鼎.

入围的8位艺术家被平均分到两个展厅,每位艺术家的作品挤在被划分出了一亩三分地的展位里。这样做固然让每个人的创作可以集中呈现,可惜作品之间无法建立任何关系,枉费了年轻人交流的大好机会。不过,诸位评委一再赞赏能够体验作品现场的机会,远远好过只看PPT和电脑视频上的效果图和片花。

相比CCAA奖,上海OCAT-皮埃尔・于贝尔奖更富针对性,重点明显放在媒体艺术,或按更宽泛通俗的说法,即“插电艺术”上。而媒介只是评奖的条件之一, 更为重要的是,如策展人卡洛琳所说,“发现主观意识在电子时代的条件,以及艺术家如何才能不在元-自我的概述中迷失自我。”

左:艺术家胡昀与策展人比利安娜·斯瑞克 (Biljana Ciric);右:艺术家吴珏辉与aaajiao(徐文凯).

晚上6点整, 让人拭目以待的10万元大支票和一张所有评委签字的小奖状颁给了林科。林科很腼腆地表示没有获奖感言时,评委卡洛琳替他朗诵了他本人的艺术家阐述:“我用拟人化的方式把自己设定成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交换窗口,就像下载和下雨是可以对应的,等待屏幕的漏电闪烁故障发生就像等待现实世界中的一道闪电。”在这般诗意且轻柔的表述中,我们慢慢进入了朋友圈海量刷屏的夜晚,相继徘徊在现实与虚拟世界之间。

左:艺术家刘建华与徐坦;右:策展人黄专.

左:策展人翁笑雨;右:艺术家程然与Leo Xu Project的许宇.

左:林科作品展览现场;右:评委会合影.

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