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 INTERVIEWS

陈熹

陈熹,《步行指南》,2018,单频高清影像,彩色,有声,79’35’’,录像截帧.

“理想的人”是陈熹在亚洲当代艺术空间的第二次个展。其中,艺术家带来了一批“人性”十足的绘画和一部动画长片。近80分钟的《步行指南》是艺术家首部剧情长片。陈熹 1985 年生于武汉,现工作及生活于北京。展览将持续至5月13日。

我选“理想的人”这个巨大的主题作为标题,是为了让观众远离这个题目,我们只是恰巧都在这里度过一段时间而已,关键是认识到这个之后要做的事情。关于为什么我要做一部剧情长片,因为没做过,因为有讲故事的热情,也因为想跟我们市场上主流的录像作品不一样。画面定住,旁白念诗的那种,观众坐不住;与其观看电影语言实验的录像作品,不如再去看一遍《石榴的颜色》(1969)。

这部戏中的角色前仆后继的在一个连续的世界以步行的速度走完自己的生命周期。这个世界里发生的事件会在单个角色的生命周期之外聚拢,没有角色能俯视纵观。对我来说,长片的一大好处是拥有比较长的时间跨度,这时,我就能把信息极为节制地提供给观众。观众可以享受发现新信息后被刺痛的乐趣,我可以享受和观众一起流泪。

本片的画风一开始几乎是几何色块,到片尾变成了照片写实。角色遇见的第一个道具仅仅是一个“照明”,到后来“整个世界”都是道具。本片通过这些可视的安排想让观众意识到这是一个内容逐渐增加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内容由我们的知识和诉求决定。一直到片尾,电影都安排有新的惊人的信息可供发觉。一个角色经过一个广告牌时,镜头摄入广告的内容,观众似乎可以看到所有角色活动和战斗必须的“关节球,生命修复延长柜”是由谁制造的,这个姑且称为“谁”的系统寄生在所有角色的所有行为中。这里一段戏用可视的方式道出“这个系统是角色运行的手段和结果”。

自己做一个像这样的动画长片,技术和体力捉襟见肘。3D建模和动画产生了700个左右的工程文件,光是渲染输出后待合成的帧的体积就有1500G,工作内容还包括平时积累声效、弹曲子、外出拍素材、录环境音、实物模型制作、2D特效绘制……当然故事是起点,如果观众不能与我创造的世界共鸣,一切白搭。把故事构建好得需要练习,多读书、多观察生活。真希望那时(20~30岁)能多读点书,多学几门外语。

在80分钟里,我把信息一点点提供给观众,让恐惧和爱一点点生根。我埋下许多视觉细节,这些细节一直在那里“叫喊”。当观众积累的信息达到一定的量,“revelation”(启示,泄漏,揭发)就会到来。根据每个观众的诉求不同,revelation到来的时刻也不同。我们是一块物理时空里的肉,“自己活着”就是肉运行在一段时间里产生的幻觉,肉需要时间来整理调度信息,长片的另一个好处是能让我有余裕在动作戏之间安排几段长时间的第三人称步行,此时观众有时间化身局外,归纳之前观察到的每段情节。

观众应该在这部片子里看什么,其实都可以。观众想找爱情,里面就有超越生命周期的大弧线。观众想在微观层面观察时,那个世界里所有角色都有自己的日程。只要角色还活着,ta的日程就会继续执行。当角色遇见对方,他们有时打斗,有时一起度过一段时间。角色造成事件发生,而事件也波及到他们。观众想找意义,里面不少角色在寻觅ta的意义(point),意义在片子里用“点”这种可视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关于如何让观众共鸣,其实很简单,去相信观众也在思考与自己类似的东西。我做的是分析这个东西,提取规律逻辑,把这个精髓用“可感”的形式做出来。观众一旦共鸣就没有回头路了,会自发的去发现更多暗示主题的细节,观影效果也越好。

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