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 INTERVIEWS

张小涛

张小涛,“空影——张小涛作品(2009-2014)”开幕表演现场,2014.

川籍艺术家张小涛的创作实践围绕着新媒体艺术的各种可能性展开,并试图从中发掘出面对宏大主题时当代艺术所能提供的严肃思想方案。近几年在其绘画与动画作品中,张小涛对于精神、宗教、政治与社会等多种问题进行了图像层面的反思,这些成果在其于金鸡湖美术馆的大型个展“空影——张小涛作品(2009-2014)”中得到了集中的呈现。我们特别就本次展览与其创作经验对艺术家进行了采访。本次展览将持续到5月16日。

对于我来说,“图像修辞学”是个人工作方法的支点,或者说是一个起点。艺术家往往是现实世界的精神转译者,转译的过程既是编码也是解码的过程,我在“通道”系列的作品中抽离地缘政治中的暴力事件图像,把这些图像重新“编辑”发生在诸如地铁、通道或机场等某一去掉地域特征的公共空间中,用蚂蚁的视点来观看这些戏剧化的场景。而当这些符号和图像脱离了原有的语境之后,艺术家工作就有了转换的可能。我们很多时候的工作是依赖经验的,当我们丧失经验之后,还能有什么样的认识和实践呢?我试图在自己的工作中找到图像和符号背后隐秘的线索,比如在图像结构,图像修辞,叙事逻辑上找到自己的脉络、观看方法以及个人视点,它们将会共同形成一个开放式的场域。我希望在自己的不同时期的作品中可以形成不同的视点和方法,但它们之间又是相互关联、相互证明的共同体。

我在2010年开始创作《萨迦》动画电影时,貌似遇到了一个漫无边际的世界,诸如藏传佛教,地缘政治,考古学与藏学等相关交叉学科的宏大问题。后现代哲学大多把“叙事”、“精神”与“信仰”这种“宏大叙事”视为“毒药”,但在今天这样一个急剧变革的全球化的碎片化世界中,如何重组碎片化的信息?如何建构个人的知识谱系与视觉化的反思逻辑?如何把这些研究报告转换为自己的图像方法与观念?我试图用“微观叙事”的图像方法去编码关于世界与个人间的悖论关系,而此刻个人经验与公共经验的不期而遇,以小见大的图像方法倒是和古人关于山水的“心眼”说法有几分相似。这些相遇很像一个转盘,一切都是未知的迷宫。这个通道也许有古典主义的“陷阱”,但我希望从这个通道中去发现传统中蕴含的现代性和未来性,从古典反观当代,从当代回看古典。古代与当代不只是一个线性逻辑的时空里,它们更是历时性与共时性交织的多重边界的时空。

今天的全球化技术变革与信息化网络的跨学科、跨媒介交往,让我们对“新媒体”往往无法定义,事实上在商业、科技、生物、军事等领域中新媒体技术的运用远远领先于当代艺术领域。此外,无论国际还是中国,新媒体理论是落后于实践的,所以理论与实践的“试错”是很重要的。在未知领域中我们都无法预测未来的走向,新媒体的理论、技术与实验室工作都需要系统化的梳理与建构,从细微的试验开始,构建未知的虚拟世界。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今天的事业都是“未来实验室”的一部分,新媒体虚拟艺术的疆域辽阔的一隅,仿佛浩瀚星空中的一个链条和碎片,不知道将要走向何方,但我相信实践出真知,实践的过程就是意义。

2013年春我在成都当代美术馆为川美新媒体系学生策划的《细胞加工厂》展览,以及和儿子共同合作的《量量历险记》动画都有相似的地方,其实是人到中年,对艺术的看法发生了变化。艺术就是人与人的交往和生活方式,不是冰冷的美术馆与艺术史的“坟墓”,艺术既是名利场,也是“封神榜”,但艺术是艺术家很具体的工作和生活。无论是“父亲”也好,还是“老师”也好,我觉得最主要的对人和事的态度与观念的变化,让艺术家的身份消失了,而开始作为一个普通人去面对艺术。我很享受这些充满快乐和温暖的记忆。我把《量量历险记》作为成人和儿童世界的相遇,想用儿童的眼光去探索日常化生活和神奇幻想世界的重叠,通过这个作品来讨论我们对生命、时间和空间的一种态度。其实我们每个人面对的未来都是未知的,孩子眼中的神奇世界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窗户和通道,让我们去发现与探索那些神奇游戏的秘密。

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