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新月:赵文量、杨雨澍回顾展”展览现场,2018.

北京

新月

中间美术馆 | Inside-Out Art Museum
北京市海淀区杏石口路50号中间艺术区
2018.03.24 - 2018.07.01

如果不是“无名画会”已被定位在艺术史中,赵文量和杨雨澍也许就会像那些沧海一粟的艺术家一样,成为某个时代滑落的佚名注脚,默默无闻、终其一生。然而随着斑驳的历史往前推移,被隐蔽的部分终究会被重新发掘并产生新的意义,中间美术馆展览“新月:赵文量、杨雨澍回顾展”的价值正在于此。此次展览梳理和呈现了赵文量和杨雨澍长达五十年的视觉文献,为我们打开了一道通往50至80年代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背景的艺术世界的大门,只是通过这道门,我们看到的并不是那个主流的、合法化的语言系统,而是深埋在主流系统内部的“边缘”和“对立”之音。

策展人为展览取名“新月”的目的非常明确:1923年成立的文学团体“新月社”推崇“相对自由和带有现代主义性质的创作和讨论,追求技艺和形式的先在性,与左翼阵营倡导的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文学有着极大的差异。”这段􏰀描述几乎可以直接对应到赵文量和杨雨澍的艺术实践上。尽管两人强调他们更多关注的是自己艺术作品的内部问题,并没有实质介入外界风云变幻的政治风潮,但无论是他们创作的肖像画(例如赵文量画的遇罗克像),还是大量的风景写生,都不能被单纯视为“隐逸”式绘画,坚守往往是变相介入的一种方式。

在展览设计上,策展人并没有按照简单的时间顺序来组织展览,而是从艺术家个案研究(一楼展厅)出发,以“历史批评的视野”梳理了两个个案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语言体系之间的纠葛(二楼展厅),并在三楼展厅单独辟出一个单元呈现两人抒情或隐喻性质最为强烈的一批作品。展览试图通过上述三个方向勾勒出赵文量、杨雨澍所处的历史位置,以及他们如何始终与主流保持距离,坚持自己的“业余画家”身份。在阅读这些作品时,我们很难摆脱对当时二人生活境况的联想:在那个人人自危的年代,他们靠什么维系对艺术的信仰并如此笃定?这些都有意无意地增加了作品的延伸性和神秘感,甚至这些附带的“故事”可以和作品本身平分秋色。

回到上个世纪50、60年代,赵文量和杨雨澍的艺术观念无疑是超前的,在文人修养、画面构成、唯美抒情被主流思想摒弃的当时,他们选择了更纯粹的艺术理想。进入80年代,面对各种美术思潮的涌动,赵文量和杨雨澍仍然坚持用写生的方式来传达生活中的美好或是苦难。只是,在高分贝的政治压迫逐渐消弭之后,坚持慢慢变得像隔离,甚至“滞后”于时代变化。也许可以这样理解,他们穷尽半生打磨的美学语言最终获得了不亚于主流语言系统的不变性,也正因如此,才能作为某种“执拗的低音”在今天再度被人听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