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南行觅迹:M+藏品中的东南亚”,2018,展览现场.

香港

南行觅迹

M+展亭 | M+ Pavilion
西九文化区
2018.06.22 - 2018.09.30

近年来香港对东南亚艺术的热情不减,很多机构都将探索的目光投向这个与香港联系密切却鲜为大众深入了解的地区。“南行觅迹:M+藏品中的东南亚”的定位非常谨慎,并不试图推敲这个地缘概念的合理性或对东南亚进行全面论述,而是从博物馆的视觉艺术、设计及建筑、流动影像这三类馆藏中选出六十五件相关的藏品,根据“在地脉络”、“国家与政权”及“跨国流动”这三个主题呈现东南亚的多元性。

“在地脉络”中,策展团队挑选了柬埔寨艺术家Sopheap Pich的《复合物》(2011)局部,围绕展厅的结构柱重组,以几何形状的大型竹藤制装置比喻城市景观,并呼应附近的越南竹制建筑模型和东南亚各地的高楼图纸,以艺术家和建筑师如何活用当地物料点题。“国家与政权”中的视觉艺术作品《腹地:海峡(石油洞穴)》(2013)和《流泻线条》(2011)分别聚焦新加坡的商用地下储藏库和城市排水系统,与关于马来亚联合邦独立前后建筑的文献形成地下与地上、“黑暗”与“光荣”的对照,从多角度揭示近几十年国家机器对环境的全方位改造。

不过总的来说,“在地脉络”和“国家与政权”这两个部分主题较为笼统,再加上建筑草图和文献比重大且难理解而略显沉闷。略感拥挤的空间中充满微观张力的作品反而易被忽视。比如摆放在展厅一侧地面的《社会雕塑项目03》(2015),看似只是纸张和塑料袋包着一堆砖头,上面用泰文写着“行车通道请勿阻塞”,其实是艺术家Pratchaya Phinthong从曼谷街头捡回来的“霸车位神器”,折射出当地的随意氛围和草根智慧。

最值得玩味的是“跨国流动”,视觉效果和概念都更鲜明。Rirkrit Tiravanija的多媒体装置《无题2009年:“隆隆”不是“隆、隆”》(2009)可理解为对人际交往电子化的含蓄批判,相信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都有共鸣。建筑师Sumet Jumsai的“机器人大楼”(前泰国曼谷亚洲银行总部,1983-1986)模型和形如积木的泰国曼谷英国文化协会大楼文献(1969-1970)非常亮眼,以“沙努克”(sanuk, 一种每时每刻都要感受乐趣的泰式生活哲学)回应并颠覆勒 · 柯布西耶“房子是居住的机器”这一现代主义宣言,并和旁边新加坡设计工作室WORK大胆破格、近乎雕塑的印刷品设计形成对话。此区的影像作品也十分耐人寻味:缅甸出生的台籍艺术家赵德胤的《海上皇宫》(2013)以魔幻的镜头描绘异乡人的地理流动和精神漂泊;Araya Rasdjarmrearnsook的《村落与他处:阿尔泰米西娅 · 真蒂莱斯基的〈犹滴斩杀荷罗浮尼〉,杰夫 · 昆斯的〈无题〉,以及泰国村民》(2011)则展现了泰国僧人如何在寺庙中以佛理向老少居民诠释两幅西方名画,营造出一个文化差异诙谐爆发的场景。

“南行觅迹”成功地避开了外界对东南亚的刻板印象和过度民俗化的视觉元素,不过对于许多缺乏背景知识的观众来说,宽泛的主题框架和零散的微观叙事恐怕仍难于阅读。踏出展厅前经过新加坡艺术家载昆宁的录像作品《廖内》(2003),镜头随“海人”浮浮沉沉,似是在说,向南的寻觅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