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BOOKS

胡敌评《蔡明亮:从电影到当代/艺术》

蔡明亮,《“泡入影像”房:“蔡明亮房”》,2012,展览现场.

写作是一种相遇,是写作者与他的写作对象的相遇,还是写作者与自身的相遇。阅读孙松荣的《蔡明亮:从电影到当代/艺术》的过程是一种思想撞击的过程,所有的知识、理论、背景、方法和媒介的分裂如散落在海面上的冰山一样,但作者却能信手拈来,使它们和平共处,从而创造一处处曼妙的论述之“风景”。这本书同时产生了两种相反的运动轨迹,但运动本身是为了相遇,一位写作者与一位影像作者的相遇。从书的标题也能看出这种运动的迹象,从电影到当代/艺术是一种概念和媒介的迁徙,虽说从“从”到“到”是一个单向运动,而书中实际所表现的运动轨迹要复杂得多。

孙松荣作为一位留法的青年学者回到台湾后亟需面对的问题是如何结合法国理论和方法与在地经验,以及融入到本地美国化的华语电影研究的图景中去。他通过把自己打开,把略显保守但又有着独特魅力的精密的法国方法打开,去接纳台湾特别是英语世界中写作电影的新成果和新趋向,让两者相遇而不是去躲避,从而出色地完成了这种转化工作。另一方面,他也把传统的电影或电影研究打开,去与当代艺术和国际上对当代艺术的研究交锋,拿自己的电影背景去和他所任教的艺术学院的艺术体制去碰撞。这种碰撞的结果不是遍体鳞伤,恰恰相反,而是产生出一种我们称之为相遇的东西。摆在我们面前的这本书就是最好的例证。

孙松荣视野下的蔡明亮不是一般意义上作为电影导演的蔡明亮,这个立论就决定了写作者要把蔡明亮在电影之外的其他创作看作是和他的电影同等重要的创作,他颠覆了之前所有蔡明亮的写作者对蔡的定位。本书的精当之处还在于写作者没有把蔡明亮当作一个台湾的、本土的个案来处理,而是进一步把他放在全球范围内对电影与美术馆的关系的讨论与开发以及多元的当代影像的创作这个大的背景中。在分析影片细节的部分把法国理论和方法的精密发挥地淋漓尽致,同时又没有忘记对作品创制的具体背景的介绍,在阅读的过程中,时而能吸引我们关注某个作品的细节,时而能把我们带到一个更广阔的理论和创作全景中去关照该细节在蔡明亮自己的作品体系中的位置以及与其他东西方导演、艺术家的创作的联接。如第二章对《不散》的分析和第三章对《脸》的分析,都是通过对一部具体作品的书写来带动相关的理论和美学议题的推进,通过一部作品的力量来辐射乃至整合作者本人对在学术和艺术体系所构成的复杂网络中的电影和电影写作的思考。第二章从《不散》这台发生于电影内部的电影装置出发,大量讨论大陆读者不是很熟悉的蔡明亮近年来在当代艺术领域所创作的影像装置以及其它跨界创作。蔡明亮从电影到当代艺术的运动轨迹正好契合了孙松荣本身对电影问题扩大化的探询和对华语电影另类面向的思考,对蔡明亮的书写实际上成了一面镜子,可以照到写作者自己。而书的后半部分对蔡明亮的长篇访谈更是提供了一个从蔡明亮的视角来回答作者多年来对其创作的追问的机会。

蔡明亮,《脸》剧照,2009.

本书可以看作是写作者对于方法的焦虑和最终通过书写得以释放的记录。在跨媒体、跨语境、跨语言的多重影响和多重焦虑下,如何进行对电影的写作?如何把法国严肃的学术训练转化成一种中文写作?我想本书的写作过程必定与对自身的反思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我们在文本中随时能看到来源不一的理论资源,但作者显然已经找到了处理的方法,即用强大的法国式内核来消化它们、整合它们,使得它们如行星般围绕自己转动。最重要的博弈也许不在于如何转化理论,而在于如何生产出一种理论化的中文写作,这在台湾也许已经有了丰厚的土壤,但是孙松荣在电影写作这个特定领域里的贡献还是应该被看到。我们在成书中已经看不到焦虑,这种焦虑只是我想象在他写作过程中的情绪,它已经随着书的完成而烟消云散了。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种写作过程中的困境,在西方理论与东方的在地经验之间、在法语、英语和中文的角力中,学者把自己放在多重浪潮的中间,纵横捭阖,展现出只身拷问学术和语言的边界的勇气。

孙自身的“在地化”和孙对蔡明亮的“国际化”和“当代艺术化”构成了两个相反的运动方向,但是这保证了他们之间的相遇。写作者有时候像导游,他要合理地安排参观路线让读者可以看得更清楚,在该停下来的地方就停下来认真讲解,在该给出一些背景知识的时候也不忘能随时补充,孙松荣就担当了一个合格的导游。写作者不但自己要和写作对象相遇,而且也要帮助读者和他的写作对象相遇。通过按蔡明亮创作的时间线来对章节进行合理安排和层层推进论述,孙松荣无疑出色地完成了 “场面调度”,使得作为读者的我实现了与另一个蔡明亮相遇的机会。

《蔡明亮:从电影到当代/艺术》,孙松荣。“栗宪庭电影基金导演书系”,金城出版社,2013年8月。

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