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吴印咸,《力》,1930,上海,明胶银盐。

北京

吴印咸: 革命圣地·海上传奇

泰康空间|Taikang Space
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乡草场地红一号艺术区B2
2011.10.29 - 2011.11.25

自2009年11月,吴印咸系列回顾展的第一回展成功举办开始,经过三年的研究探索和四次展览活动,泰康空间展示了吴老一生中各个阶段的重要作品和珍贵资料。这一为期三年的展览盛事,既是广大观众和专业学者领略吴印咸摄影艺术的美好机缘,也是泰康空间长期关注国内摄影发展的一个个案研究项目。

吴印咸,这位在20世纪中国摄影史上举足轻重的摄影大师,不仅在摄影艺术的创作与教学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且有着相伴于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的传奇人生经历。在前三回展览中,泰康空间按时间倒叙,依次展出了他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拍摄的“人民大会堂和北京饭店”(第一回展),六十年代拍摄的反映社会生活、劳动和工业题材的“色相留真·百花齐放”(第二回展),以及五十到七十年代的女民兵和风景等题材的“英姿飒爽·乘物游心”(第三回展)。

本次展览作为“吴印咸摄影回顾展”的最后一回,展出的是吴印咸拍摄于上世纪三到四十年代的重要作品,分为上海和延安两个部分。泰康空间也在布展等诸多方面精益求精,保证了高水平的展示效果。整个系列展的策展人是蔡萌而在这一次的展览中,他对作品的选择以体现吴老个人的美学特色为主,兼顾历史题材的考虑。而明亮简洁的展览空间提示了一种类似手书笔记本的素雅氛围——在统一尺寸的深色细边镜框和印在墙上的艺术家手迹的衬托下,即使很小的原作,也获得了精致而大气的观感,仿佛积淀在它们身上的所有时间都苏醒了——不得不说,这是策展人对吴老作品中浑然有机的时代感的精彩演绎。

进入展厅,首先看到的是上海部分,一张吴印咸本人在左翼电影时期的工作照风流倜傥,引导观众进入这个生机勃勃的历史时期。拍摄于上海的一批原始照片,是吴老亲自印放并粘贴在手工相册中的,保存完好,弥足珍贵。优异的天赋和上海美专的学习经历,使他能够在一开始便近乎完美地协调好照片中的光影和构图;而充满人文关怀的价值观和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则决定了他对题材的取舍:市井生活、社会现实和左翼电影界的明星和导演,都被他的相机定格。这一时期他对黑白影调的尝试,与西方摄影发展的进程几乎同步。20世纪二、三十年代正是美国现代主义摄影蓬勃发展的时期,埃德伍德·维斯顿依靠光影和物体形式来定义构图空间感的方式开始大行其道。远在东方巴黎的吴印咸,则凭着美专侧重艺术史的教育背景、上海的迅捷信息和个人才华,他最早的作品就是从摸索画面的几何感与影调开始的。这次展览中就有极富诗意的《晓市》(1923)和节奏分明的《力》(1930),它们不仅在摄影独特的媒材语言上进行了有效的探索,还融入了迥异于维斯顿和亚当斯等美国艺术家的本土趣味,这两点都为他后来的高水平创作埋下了不容忽视的伏笔。最可贵的是,这批照片是第一次正式地公开发表。

第二个展厅是吴印咸先生拍摄于三十年代末到四十年代延安时期的照片。本次展览挑选的一批作品非常独特——包括一系列不常见的毛主席肖像和他与家人的温情合影,以及“自给自足、丰衣足食”的劳动学习场景——不仅具有珍贵的历史文献价值,而且展现出吴老高度成熟的艺术价值。这一时期,在摄影技法和艺术品位方面,吴印咸秉承了上海时期的功底与情怀;又由于亲自加入了延安革命根据地的生活,他对共产党的事业和精神理解有加,更促使他登上艺术创作的新高峰。

在楼上的展厅中,还放映了吴老拍摄于延安时期的纪录片素材,其中包括纪录片《白求恩大夫工作记录》和《南泥湾》等7部纪录片素材。由于物质条件极其艰苦,这两部影片实属来之不易,拍摄《南泥湾》时,延安常常买不到胶片, 而且由于无法录音,他就在拍摄的影片中做上字幕,放映时用留声机放音乐、用小喇叭直播解说词。可以说,在极端匮乏的物质条件下,吴老的艺术水准丝毫未降。这是因为,他1938年来到延安时,是受左翼电影人袁牧之之托,代替无法进入延安的荷兰导演伊文思拍摄革命根据地的纪录片。

第四回展是整个吴印咸回顾展的收官之作,最后不妨再想一想策展人和泰康空间设置“倒叙”的匠心。作为新中国和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形象的宣传者,吴印咸在建国之后创作的作品知名度更高;人们往往会对那些作品所拍摄的对象——而不是作品本身——更感兴趣。但是,就像新中国是从民国时代孕育出来的一样,没有上海时期的生长和积淀,就无法成就作为一个艺术家来到延安的吴印咸。吴老晚年对众多学生的培养,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未来的中国摄影史奠定了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