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所闻 DIARY

小圈子的大聚会

左: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执行总裁王中磊;右:ART HK联合创始人、现任蒙哥马利及世界摄影组织主席Sandy Angus.(以上两张图片由Photo Shanghai提供)

“整个9月还不如搬到上海来得了,”某艺术杂志编辑跟我抱怨。9月上海的博览会实在太多了:9月4日,首届Photo Shanghai打响9月上海艺博会马拉松的第一炮;随后的还有艺术都市展、博罗那上海当代艺术展、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上海城市艺术博览会接棒。确实,对于媒体来说,这么密集的博览会行程确实让人有点吃不消。

VIP当日虽说4点才正式开始入场,但有展商表示,2点多就有不少人已进场,这导致由于陷入堵车大潮、7点才到达会场的我被同行告知,不少藏家都已经离场。不过我好像并没有错过什么,进门就遇到摄影评论人、策展人何伊宁在等朋友,我赶忙问“谁来了?” “全来了,摄影圈的人全在。问题是你想见谁?”

确实,相比于艺术界,这个所谓的“摄影圈”好像更加小众和封闭。而作为在国内首个针对摄影作品交易的博览会,又有哪个圈中人会错过呢?不知道是因为摄影作品基本都有多个版数还是藏家们都过于冷静,7点钟的会场,虽然人潮涌动但真正问价和交易并不多。这里更像是老友见面寒暄的场所,观众都不疾不徐的以自己的速度巡游。经过三影堂展位,荣荣正带着自己的儿子和友人聊天,一点也没有在商业展会VIP日的紧张气氛。而更区别于艺术博览会的是,看到不少脖子上挂着沉甸甸单反相机的爱好者们,一幅一幅作品的审视,时不时地向工作人员询问作品拍摄所用的器材,或是相纸,有时还会默许似的冲作品点点头——事实证明,在之后的公共开放日,展场被摄影发烧友们挤的水泄不通,完全成了一场“器材秀”。

左:苏富比当代亚洲艺术部资深专家黄杰瑜,苏富比当代亚洲艺术部主管林家如,以及苏富比当代亚洲艺术及二十世纪中国艺术部专家王樱;右:艺术家塔可,芝加哥大学艺术史博士生徐婷婷,以及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的蔡萌.

首届Photo Shanghai博览会的规模并不大,大概40多家画廊参与,在一层的大展位看到来自柏林的摄影画廊CAMERA WORK ,他们带来的Herb Ritts作品《范思哲晚礼服的背影》,被当作是这次展会的主视觉,印在VIP请柬和各种宣传单上,在VIP日结束前就听说已经以81万人民币的价格出售。不过在经过画廊展位时,两位画廊工作人员正在匪夷所思的看着那些和作品不停合照的漂亮姑娘们,我走过去打招呼时,他们还有些处于恍神状态。

展会主办方确实下了不少功夫邀请摄影圈的“大佬们”,三天展会,20多场论坛和讲座活动,顾铮、王璜生、刘香成等悉数登场。而刚刚上任玛格南摄影图片社主席的英国摄影师Martin Parr也是这次展会的“明星”,走到哪里都迎来一群粉丝抢着合影,让我有点望而却步——以至于“跟踪”百米,还是未能拍到一张照片。

第二天下午,上海民生美术馆的“中国当代摄影2009-2014”开幕,前一天在Photo Shanghai VIP日遇到的人又集体在这个展览上出现。52位(组)艺术家参与了这次展览,参展人数足以显示它的野心,意在梳理和概括近5年来中国当代摄影的全貌。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策展人顾铮等人组成的策展团队将展览划分成三个单元(边界/漂移;景观/日常;社会/身体)。策展人也把“新闻纪实摄影”,“身体景观摄影”,和“摄影术”等巧妙的分化在这三部分中。不过还是需要仔细阅读才能了解各单元艺术家的共性。更有意思的是,大部分参展艺术家都在Photo Shanghai中有画廊代理展出,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展会主办方的一个经营策略:同期举办学术展览来影响商业展会的销售?记得去年12月巴塞尔迈阿密博览会上,长征空间带来的艺术家和同期Rubell家族中国藏品展的名单不谋而合,而最终长征空间展位也确实在VIP后第二日就基本销售一空。

左:法国杜梦堂画廊亚洲区总监郑瑜欣与收藏家Jean Marie Fersing;右:柏林Camera Work画廊的Ben Jamin Jager,Jan Burghardt及友人.

从民生美术馆看完展览出来,碰到《艺术客》的顾博和《艺术财经》的严冰在一旁休息,一起讨论几天的活动安排,才发现大家对摄影界的事情所知甚少。在谈到第二天去瑞象馆(创立于2008年)看展览时,才发现这个创立最早的专注摄影艺术的非营利机构在艺术界内并不被人了解,如果不是因为一位摄影师向我们介绍站在不远处的瑞象馆创始人施瀚涛,可能我们还将在上海和他擦肩而过。

周六晚,在瑞象馆再次遇到摄影评论人何伊宁,她正带着浙江传媒大学的老师拜访上海的摄影画廊和机构,问到她当日的行程,她说道:“一个下午走了三个场子,从莫干山的全摄影开幕再到BANK的摄影群展,最后再到瑞象馆的叶甫纳和吴俊勇展览,之后可能还要去和xx摄影理论家吃饭。”我问她为何要如此疲惫的赶场子,她也很无奈的说,“只有这次,才有可能在三四天内把所有摄影圈的人都见完,这是个绝佳的谈项目和合作的地方,真的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这样的机会了。”当看到从她身后一辆大巴中陆续下车,朝我们走过来的人流时,我似乎也明白了这个博览会对于“摄影圈”的意义所在。

左:伦敦Chandelier Projects的Daniel Campbell Blight和Karen Knorr;右:摄影家、三影堂的创始人荣荣.

左:谷仓当代影像馆创始人王西野与摄影评论人何伊宁;右:艺术评论人Sam Gaskin和《艺术界》资深编辑赵梦莎.

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