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81 results for: 田霏宇

  • 所见所闻 DIARY 2015.07.07

    边缘内部

    凌濛

    “将世界看成一个整体并逐步拆分,是所有工作室中最基础的工作之一。”

  • 专栏 COLUMNS 2015.03.31

    “作为集体形象的表演: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 2003-2015”讨论会实录

    三月十九日,《艺术论坛》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合作的“作为集体形象的

    表演: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 2003-2015”讨论会,作为该系列讨论的第一场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报告厅举行。本次讨论会邀请到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历届策展人和2003年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策展人弗朗西斯科•博纳米(Francesco

  • 所见所闻 DIARY 2015.03.17

    三千世界

    杜可柯

    三月十三日,在香港艺术中心汉雅轩《三个艺术世界》新书发布会和论坛上,曾一度引发中国艺术圈热烈讨论的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陆兴华引用了巴迪欧作为开场:“谈世界这个概念很麻烦,因为巴迪欧说过,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但这同一个世界却处于不同的逻辑统治下,只有货币这个普遍等价物统治了我们五百年。如果我们能找到办法推翻货币逻辑的统治,也许就能立刻实现共产主义了。”

  • 所见所闻 DIARY 2015.02.11

    自由行走

    李宁

    在还没有亲眼目睹刘韡“颜色”大展之前,我的想象便不由自主的停留在刘韡标志性的“形式感”绘画上,这也是展览题目给予我的一连串被动联想。顺着这个被动联想,迫切的赶往UCCA去参加展览开幕式的新闻发布会,但始终有某种空洞的期待伴随在这次展览的大动作与艺术家的名气上,预计媒体风潮的来袭是在劫难逃。展览开幕前一两天很多人就已经为 “颜色”剧透。微

  • 杂志 PRINT 2015年1月

    光州双年展和台北双年展

    田霏宇 | Philip Tinari

    本土与全球之间的矛盾是双年展里最根本的紧张关系已成常识,这一点也许在民主化的东亚地区体现得最为明显。上世纪九十年代引入三双年展体制的目标在于审视本土文化,提高东道主国家在国际艺术界的知名度。但这一原始动机近年来逐渐成熟。光州双年展(创立于

  • 新闻 NEWS 2014.12.22

    第二届华宇青年奖揭晓

    99艺术网报道:第三届“ART•SANYA艺术季”的华宇青年奖颁奖典礼于12月22日在亚龙湾华宇度假酒店举行。

    评选由鲍栋、戴卓群、付晓东、康学儒、李峰、孙冬冬组成的初评委员会,从194位艺术家中遴选出的50位青年艺术家的当代艺术作品100件,包括架上作品、雕塑、装置、摄影、影像等。再由皮力、吕胜中、田霏宇、徐累、张培力组成终审委员会评出评委选择奖,并通过评委会合议投票选举出华宇青年奖评委会全场与评委会大奖。

  • 新闻 NEWS 2014.11.13

    “2015年度三里屯太古里年轻艺术家奖”启动

    本次活动由三里屯太古里赞助、由中国领先推广当代艺术作品先锋平台——“SURGE Art艺起”举办,“2015年度三里屯太古里年轻艺术家奖”评选日前宣布正式启动。首届三里屯太古里年轻艺术家奖旨在鼓励和培育年轻艺术家的创作与发展,打造全新艺术交流平台,并为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大奖报名通道现已开放,符合申请条件30岁以下的北京地区青年艺术才俊均可报名参与评选。

  • 新闻 NEWS 2014.07.02

    第十届上海双年展新闻发布会7月1日在北京UCCA举行

    第十届上海双年展新闻发布会于2014年7月1日下午三点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行,本届双年展总策展人安塞姆•弗兰克(Anselm Franke)、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李旭以及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田霏宇(Philip Tinari)出席了本次发布会,发布会由本届双年展总协调人项苙苹主持。

    安塞姆•弗兰克作为本届上海双年展总策

  • 所见所闻 DIARY 2014.05.21

    营建快感

    杨北辰

    香港大致是这样一个地方:你总是带着某个目的而来,然后带着某个达成的目的而去,其间也许舒适,也许失措,但大抵都是以过客的速度,或不相干者的姿态。在从机场奔赴酒店的出租车上,司机操着纯正的港式普通话问我们:“你们是来参加那个XX交易会的吧?最近来了差不多7000人,酒店都住满了。”我们解释道,我们是来参加Art

  • 所见所闻 DIARY 2014.05.25

    天人之际

    姚梦溪

    距开幕还有一个多小时,由藤本壮介(Sou Fujimoto)设计的余德耀美术馆(The Yuz Museum)大厅已略显拥挤,好在建筑上下错层丰富,每位等待的观众都找到了合适的一角围观即将发生的一切。入口前方平台莫瑞吉奥-卡特兰(Maurizio Cattelan)的橄榄树附正方体泥土底座成为大厅最高点,曾担任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MOCA)馆长的杰弗里杰弗瑞•戴奇(Jeffrey

  • 所见所闻 DIARY 2014.05.19

    迷城记

    David Velasco

    艺术巴塞尔,迈阿密巴塞尔,香港巴塞尔…巴塞尔巴塞尔巴塞尔。

    今年,第三届Frieze纽约跟第二届香港巴塞尔几乎追尾撞上了,就好比衔接不太一致的淡入淡出镜头一样,有些人在一个城市睡过去了,两天后醒来发现自己换了个地方,不知道身处地球哪端。

    不过没关系。我还不知道我究竟爱不爱香港,因为我不太确信我是不是真在香港,还是说,我眼前的这个“香港”只是给又一个巴塞尔艺博会装的门面而已。(很漂亮,玻璃,港湾,霓虹闪烁,小山坡亚热带的植物。)

  • 所见所闻 DIARY 2014.03.16

    大生意

    王辛

    去年秋天,在军械库艺博会宣布“聚焦中国”的酒会上,初被任命为策展人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田霏宇(Phil

  • 专栏 COLUMNS 2014.02.14

    凯伦·史密斯:年度最佳展览

    凯伦·史密斯(Karen Smith)

    《长物志》第四回展:梁硕

    在这样一个水墨画突然出现在各个角落的一年里——无论是各个画廊组织的关于水墨画的展览,还是拍卖市场上水墨画广泛引起的关注,甚至包括刚刚在纽约大都会美术馆开展的“Ink Art”大型展览,关于水墨画在当今社会与文化中的作用及潜力的讨论又有了新的内容,梁硕通过水墨画呈现了自己对社会安静而又尖锐的观察,至少对于我来说,既有效又有力地提供了当今水墨艺术的可能性之一。

  • 专栏 COLUMNS 2014.02.13

    秦思源:年度最佳展览

    秦思源

    仇晓飞:反复

    仇晓飞在民生美术馆的个展最明显的特征是其展览结构的明晰与简单。民生美术馆巨大、复杂的展厅被分割为三种颜色的展示空间,每个空间对应艺术家的一个发展阶段:童年涂鸦;仇晓飞代表性的怀旧风格成型期;以及他的最新创作。最后一部分展示空间是此次个展的重点所在——仇晓飞超越他(开始有疲惫之势)的怀旧风格,勇敢进入新的方向:明亮的颜色,超现实的构图,以及绘画与装置的结合。

  • 所见所闻 DIARY 2013.10.08

    前辈,中坚与当代

    杨北辰

    旅居巴黎三十年、已年过六旬的王克平在展览前的座谈会上“吐苦水”,在家乡北京的第一个个展对他来说显得有些姗姗来迟:“尤伦斯前两任馆长都是法国的,也知道这么好的艺术家,为什么没人邀请我回来?”对于这个半开玩笑、半兴师问罪的问题,一旁的田霏宇只能笑而不语——也许作为美国人,对于法国人的“内部事务”不便妄加评论。是啊,为什么呢?展厅里王克平的作

  • 新闻 NEWS 2013.09.19

    田霏宇将策划2014军械库艺术展焦点单元

    据99艺术网报道: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田霏宇先生将于2014年策划军械库艺术展(The Armory Show)中的“军械库焦点” 单元(Armory Focus),并将目光集中在中国当代艺术。

    在过去几届的军械库艺术展中,“军械库焦点” 单元曾将目光集中在柏林(2010),拉丁美洲(2011),北欧国家(2012),以及美国(2013)。

  • 专栏 COLUMNS 2013.05.29

    策展人对谈策展人:王春辰+孙冬冬

    整理/杨北辰

    在威尼斯双年展开幕前夕,我们特此邀请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人王春辰,以及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On|Off展策展人孙冬冬,就策展问题以及当代中国的艺术制度建设畅所欲言,力求促成对某些重要问题达成建设性共识。

    孙冬冬:大家都在谈差别,其实我们可以谈相似形成。就我个人来看,像

  • 所见所闻 DIARY 2013.05.31

    喧哗与躁动

    杜可柯

    法国哲学家雅克•朗西埃于5月6日抵达浦东机场,开始了他为期两周的中国之旅。从在1968年五月风暴中与导师阿尔都塞决裂的年轻“毛主义者”到如今以其独特的政治-美学理论而备受当代艺术界追捧的“异端哲学家”,朗西埃四十多年来的知识轨迹横跨了历史、社会学、电影、政治、文学、美学等多个领域。至于中国,除了学生时代对文化大革命的想象与投射,似乎从未成为过他特别关注或论述的对象。

  • 所见所闻 DIARY 2013.05.24

    五月的现实

    鲍栋

    每年北京的初夏都会飘着香港和巴塞尔的味道,这个月初的“艺术北京”据说行情看好,家家都多卖了三五张作品,于是人们比往年更加期盼着香港和巴塞尔的到来。但今年,在对于博览会这种艺术名利场的热情中,又加上了一丝对威尼斯的鄙夷:那么多人都扎堆去了,那不是和798一样了吗。似乎将要蜂拥而去的中国人是超发的货币,已经使威尼斯这块金字贬值了。

    这个博

  • 所见所闻 DIARY 2013.04.29

    眼花缭乱

    杨芳菲

    两个月前在纽约新出版的《杜尚访谈》(Marcel Duchamp: The Afternoon Interviews)曾一度引发微博上的杜尚热,毫无疑问,正是杜尚策略性的创作思维启发了许多中国艺术家的实践。于是UCCA的杜尚展一开幕,就吸引了众多粉丝前来膜拜。两位纽约策展人弗朗西斯•瑙曼(Francis Naumann)与唐冠科(Joh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