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17 results for: 张慧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23.09.17

    张慧

    刘化童

    START星美术馆的“艺术家谱系研究”系列第十五回展“张慧绘画研究”亮出了张慧于近三年完成的15幅新作。这些作品很大程度上延续着此前“中东铁路”系列(2020-2021)开启的创作线索:张慧站在现实与超现实的模糊边界,把举目所见的场景、充满个人叙事的记忆与经验挪移到画布这张平面舞台之上,有意打破时间、空间与主题的“三一律”(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并留校任教的他深谙此道),用近似基里科的超现实主义法则(非叙事性图像并置与非现实构图组合),塑造出某种当下特有的戏剧感。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21.07.19

    学习

    袁璟

    从广义上来讲,“学习”这件事贯穿一个人的一生。“学习”究竟意味着什么?由艺术家石青策划的展览“学习:艺术家的自我学习和共同学习”将讨论对象框定在艺术创作的范畴内,然而“学习”的概念并没有因此变得更少层次或者更容易把握。

    学习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规训的过程,也就是向既定的他者经验归齐。参展艺术家都谈到了自己在学院的学习,无论是正向的还是反向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20.06.18

    紧急中的沉思

    杨北辰

    如果站在未来的视角,2020年很可能意味着一系列漫长“紧急”的开端。在无数紧急一起涌现的当口,我们甚至得去判别何为其中最为紧急的势态,在为之制定捉襟见肘的对策时,不得不主动忽视与之相伴而生的其他危机。在新冠病毒的全球爆发中,采取隔离与社交距离的主张成为了明确的共识,电影院、餐厅、旅游景点、大学相继关闭了,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美术馆、画廊、博览会等当代艺术的基础设施。哲学家阿甘本备受批评的论述触及了这一点,即新冠导致“例外状态”的常态化,自由进而被牺牲,人类将长期处于恐惧与不安中。那么接下来的问题便是,终将到来的“重启”是否可以化解这种忧虑,抑或在闭锁结束后,其能否为人与人的连接带来某种新的模式?

  • 所见所闻 DIARY 2020.06.04

    啊朋友再见

    张晴

    我今年最喜欢的一件作品来自中国网友:他们把一篇被删除的关于Covid-19最早吹哨人的采访转成各种“无用”的语言发在微信朋友圈里,包括十六进制、表情符号、甲骨文以及J·R·R·托尔金(J. R. R. Tolkien)发明的辛达林语等等。不难想象,这些版本的最佳观众群恰恰是审查者本身。

  • 专栏 COLUMNS 2019.05.28

    希望的政治学

    专题讲座“希望的政治学”是Artforum中文网与泰康空间合作的系列活动的第二场,主讲人王钦以鲁迅著名的短篇小说《故乡》为主要分析对象,通过文本细读为观众逐步梳理出一条打破“对于未来的乡愁式想象”,通向未知的“希望”空间的思考线索,也为探讨鲁迅文本在当今时代的生产性意义开辟了新的道路。评议嘉宾桑田和李佳亦从各自实践对发言做出了精彩回应。本文为部分现场记录的整理稿。

  • 专栏 COLUMNS 2019.01.29

    鲁明军:2018年度最佳展览

    鲁明军

    2018年5月初,杨福东“美术馆电影”项目《明日早朝》在龙美术馆开幕。如果说《竹林七贤》是一首挽歌的话,《明日早朝》则更像是一部史诗。和他此前的诸多作品一样,《明日早朝》也没有一个完整的剧情和叙事。根据美术馆的空间结构,杨福东搭设了一个宋室早朝的开放场景,在为时一个月的展期内,每天演绎一则“早朝日记”。这些“日记”混合着作为台词的尼采语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6.08.08

    张慧

    郭娟

    面对张慧的新作《蔓延(新年快乐)》(2016)时联想到最近的热门游戏Pokémon Go既匪夷所思但又似乎完全合乎情理——画面看起来像是一张风景明信片,左上角有手写体的“Happy New

  • 专栏 COLUMNS 2015.09.22

    实验剧场30年

    钟若含

    “实验剧场

  • 所见所闻 DIARY 2015.03.15

    2015年的第一串响炮

    孟婷婷

    三月七日这个星期六,北京的艺术圈开始“骚动”。这个战略性的时间点处于春节长假之后、香港巴塞尔之前,画廊界往往努力地推出自己的艺术家,打响头一炮——在彼此暗暗较劲的同时,也迎合观众想一个下午把重要展览一网打尽的小算盘。随着展讯的曝光,媒体们也卯足了劲,朋友圈中纷纷刷出“周六可是跑断腿的节奏”之类的豪言壮语。据一些微信平台的总结归纳,全国范围内在3月7日前后的展览约有50个,其中大概四分之一发生于北京。

  • 所见所闻 DIARY 2014.05.25

    寻找幽灵

    窦子

    曾被西方某媒体报道“一开馆就荒废了”的红砖美术馆自2012年底开馆展后就归于沉寂。投资人、创办人闫士杰从2007年开始收藏当代艺术,藏品虽然还不多,但“都是大件的、水准很高”。在国内外各种艺术资源暗涌一年多之后,今天他以红砖美术馆馆长的新身份高调亮相,消散了之前坊间的一些传闻。红砖美术馆占地二万平米,其中8000平米是室外园林,设计来自著名建筑师、北京大学建筑研究中心董豫赣教授,在大陆建筑与园林都出自同一位设计师不太多见。闫馆说他最早受到丹麦奥胡斯美术馆(ARos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4.05.14

    张慧:广场

    Robin Peckham

    画家张慧的创作,往往是在密闭严实的“圈里”下功夫,他会花上数月或数年的时间坚持某个具体的主题或风格,然后再开始有所变化,潜行。他画的“圈”是如此特别又如此多变,好似出自众多艺术家之手,这也与他和九十年代末“后感性”展览所产生的影响分不开的,像蒋志,刘韡,邱志杰这些特立独行的艺术家都是从这场展览走出来的。

    最近的“圈”,张慧主要深灰色阴

  • 专栏 COLUMNS 2014.05.06

    临时:论张慧个展“广场”

    郭娟

    我们总说,比如现代主义,它对应的是一个比较公共的东西,哪怕它的态度是批判的或者颠覆的,包括中国以前也有这种东西。我觉得现在包括西方,包括中国,这个东西已经没有了,我们无法再去对应——谁都不是主流。整体的文化公共性消失了。电影可能还好一些,它有自己的铺陈关系,按我的说法,它是“复数”的。一幅画其实不具备这种关系,它就是一张画。我认为如果讲

  • 专栏 COLUMNS 2014.03.03

    何岸、秦思源、张慧谈“一次”

    采访/窦子

    展览“一次”是艺术家何岸、秦思源、张慧的首次合作,却并非群展,也非三个个展,这三位艺术家亦没有组成艺术家团体,而是由三位创作方式完全不同的艺术家进行的一次“合作”。此次展览呈现了由三位艺术家合作完成的一部影像作品,以及每位艺术家根据合作作品内容创作的一系列个人作品。在这篇访谈中,三位参展艺术家谈论了这次合作的缘起以及创作背景,分享了他们的创作方法与过程,并阐释了各自作品的涵义、作品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他们首次合作的收获。“一次”正在唐人当代艺术中心展出,展览预计持续到2014年3月5日,并将参加2014年10月的曼彻斯特三年展。

  • 所见所闻 DIARY 2013.05.24

    五月的现实

    鲍栋

    每年北京的初夏都会飘着香港和巴塞尔的味道,这个月初的“艺术北京”据说行情看好,家家都多卖了三五张作品,于是人们比往年更加期盼着香港和巴塞尔的到来。但今年,在对于博览会这种艺术名利场的热情中,又加上了一丝对威尼斯的鄙夷:那么多人都扎堆去了,那不是和798一样了吗。似乎将要蜂拥而去的中国人是超发的货币,已经使威尼斯这块金字贬值了。

    这个博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0.09.14

    胡志明小道(上海双年展“巡回排演”第一幕)

    杜可柯

    长征空间上海双年展巡回排演第一幕“胡志明小道”在众人的好奇和质疑下终于开幕。之前的实地行走提出了很多问题:历史感的缺失,全球资本主义陷阱,对个体性的迷恋,艺术与社会的伪区隔,艺术和政治的真联系。

    文化生产究竟在意识形态之内还是之外?艺术审美是统治秩序的镜子还是疫苗?这些都是西方社会艺术史学家争论已久的问题。但胡志明小道最关心的似乎不是艺术能够或应该承载多大任务,而是希望把所谓的“当代艺术”推到某个极致,哪怕艺术不再是它自身。

  • 杂志 PRINT 2009年9月

    张慧个展:二十一层半

    秦思源 | Colin Chinnery

    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张提起他曾读过的一个故事,一位二十世纪初的艺术家,画花园时,最后发现有一棵树没有放进去。于是他拿了一把斧子,将树砍掉了。对于张而言,看的这个动作好比一个高度主观化的动作,从根本上影响了人们的实践活动。艺术家念念不忘的是那棵树,因为在艺术家的脑海中,构图的重要性已经取代了现实,形成了一个可选择的“盲点”。将大树从现实中除掉,颠覆了对真实世界的传统看法,体现了一种违背客观性的粗暴而又具有诗意的行为。

  • 所见所闻 DIARY 2008.12.14

    亮出你的舌苔或空空荡荡

    任兰

    12月6日,梯空间群展“断舌”开幕。想不到在艺术的寒冬,还有这么一次浩浩荡荡的群展,还有这么一次开幕饭和开幕酒。没有发放画册,也就罢了。

    “杭州残联主席”陈晓云在他的录像《狴》里,再次表现出对畸零人、鞭打和绳子的爱好,十台湖蓝色大卡车围困着一名男演员,洒水车淋下倾盆大雨,泥泞中,演员持鞭而立,不时鞭打泥地。因为标题奇特的发音:BI,我们都猜测是艺术家自己发明的字,陈晓云辩说:“有这个字,古代的一种兽,代表‘禁锢、驱赶’,就是门环上的那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