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6 results for: 杜柏贞

  • 所见所闻 DIARY 2021.11.25

    安全港

    Ysabelle Cheung

    在M+特别预展当晚,本土艺术家和艺术赞助人——以及一些遵照香港严格的防疫政策履行完访港手续的国际艺术界人士——小心地鱼贯进入这座总面积达65000平方米、堪称全球最大的当代艺术博物馆之一的粗野主义(Brutalist-style)建筑内部。

    从最早

  • 新闻 NEWS 2017.05.23

    耿建翌获AAC年度艺术家奖,年度青年艺术家奖为郝敬班

    23日周二晚上,第十一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三大奖项于北京故宫“巅峰之夜”盛典正式揭晓。经评选委员会评审,耿建翌获年度最佳艺术家奖,郝敬班获年度青年艺术家奖,最佳出版物的获奖项目为《关于展览的展览:90年代的实验艺术展示》。

    王璜生揭晓并宣读了耿建翌的获奖理由:“耿建翌把艺术实践视作质疑“万物”的一种方式,他认为没有一切是理所应当

  • 所见所闻 DIARY 2014.05.25

    天人之际

    姚梦溪

    距开幕还有一个多小时,由藤本壮介(Sou Fujimoto)设计的余德耀美术馆(The Yuz Museum)大厅已略显拥挤,好在建筑上下错层丰富,每位等待的观众都找到了合适的一角围观即将发生的一切。入口前方平台莫瑞吉奥-卡特兰(Maurizio Cattelan)的橄榄树附正方体泥土底座成为大厅最高点,曾担任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MOCA)馆长的杰弗里杰弗瑞•戴奇(Jeffrey

  • 所见所闻 DIARY 2013.12.18

    墨罐

    Lee Ambrozy | 安静

    同一个大都会,许多个世界(One Met. Many Worlds)。Met的这句标语挂满位于第五大道上的博物馆以及其正在施工中的Koch广场周边。改口号强调了大都会博物馆的全球化视野。但翻成中文,意思就稍微出现了些变化:来大都会参观,看多元文化。上周一,这座世界文化遗产重镇在援引“中国传统”的宏大叙事同时,以“水墨”为题进行了一场颇具挑衅性的尝试——Met第一场大规模中国当代艺术展。

  • 所见所闻 DIARY 2010.09.16

    来自历史的风 [北京]

    任兰

    2010年9月9日晚,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里,设立于香港的亚洲艺术文献库(AAA) ,携手美国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展示他们共同的成果——文献库的“未来的材料:记录1980-1990 当代中国艺术”计划,以及MoMA 出版的《中国当代艺术:原始文献》。这两个纪实项目通过记录、收集和翻译重要的论述、原始素材和文本,企图复原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来的发展轨迹。

  • 新闻 NEWS 2010.08.26

    “未来的材料:记录1980-1990当代中国艺术”及《中国当代艺术:原始文献》联合发布会即将召开

    亚洲艺术文献库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刚完成两个纪实项目,两者对于更深入地了解当代中国艺术皆大有裨益。它们分别是亚洲艺术文献库的“未来的材料:记录1980-1990当代中国艺术”计划,以及MoMA出版的《中国当代艺术:原始文献》。2010年秋,文献库将与MoMA在中国各大城市和纽约联袂推出项目成果发布会。这两个项目意义重大,它们通过记录、收集和翻译重要的论述、原始素材和文本,以集中探讨当代中国艺术三十年来的迅速增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