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7 results for: Graham Harman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22.10.15

    刘建华

    刘化童

    倘若说博物馆是物的万神殿,那么美术馆就无异于美学拜物教的神坛。可是,在美术馆里,“拜物”却不意味着“格物”——对物的感性体验,并不会直接打开穷究事理之门,有时甚至会使其愈加迷雾重重。因此,按照中国古典时代的“道器之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置满了“奇技淫巧”器物的美术馆只能屈居形而下空间。无独有偶的是,西方早期文明里,艺术也未被纳入形而上学,柏拉图的“理想国”还特意驱逐了艺术家。

  • 专栏 COLUMNS 2017.01.31

    2016最佳阅读:“非唯物主义”与走出“人类纪”

    蓝江

    轮回,历史的轮回!

    我们似乎再一次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那个被称为“物”(thing)的魅影,再一次从观念论的缝隙中涌现出来,我们看到的不再是大写观念对有形世界的演绎和穷尽,而是在无限的褶皱、挤压、撕裂和冲突中涌现出来的那种被归为神秘的“物”的力量。

    曾经被语言哲学和现象学宣布死亡的物的观念,甚至被传统唯物主义宣布死亡的“物”再次来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6.04.17

    托马斯·费因斯坦:灵赋

    刘呐鸥

    一团粘稠、几近胶状的黏液,在你面前从高处落下,你也许为了避免被喷溅而下意识退开。除此之外,它顶多再让你想到肉块落到水面的拍击声,而再也难有更多方式去描述这种在造型上几乎无以名状的事物。用老一点的说法,这是被厌弃之物(abject)——只有在“负托邦”设定下的科幻片中,人们才不得不整日以呈粥状的蛋白质化合物为食。但在托马斯·费因斯坦(Thomas

  • 杂志 PRINT 2015年夏季

    那些隐晦的欲望之物

    安德鲁·科尔 | Andrew Cole

    过去十年间,所有学科都转向了物:实在的、物质性的、冷漠的物。这些思潮经常被笼统地归类为“新物质主义”(new materialisms),它对艺术家和批评家来说都深具吸引力。艺术界显然几乎无法戒除这种爱好——这是个颇为诡异的现象,因为无论是艺术还是艺术史几百年的时间里正是把物当作物来思考的。但物确实是它们看起来那样吗?在这篇文章中,学者安德鲁·科尔(Andrew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4.06.25

    齐物等观:2014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

    Venus Lau

    新媒体艺术的“新”,往往来自作品的物质性在感官平面上带来的断裂和皱褶,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齐物等观:2014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下称“齐物等观”)强调的不止物质性,而是物本身。这由张尕策划的展览来到第三届,结构明显向理论靠拢。“独白:物自体(Ding An Sich)”、“对话:器物之间”、“合唱:物的议会”是展览的三个部分。不论是康德不可知的超验物件,还是拉图尔(Bruno

  • 杂志 PRINT 2012年10月

    十三届卡塞尔文献展

    丹尼尔•伯恩鲍姆 | Daniel Birnbaum

    如果认为物拥有的故事如同人拥有的故事一样焦虑,意味着什么?今年文献展中的很多物品——发动机,蜂箱,调色刀均在其中——拥有复杂的、有时甚至是困窘的故事要诉说。拿德国苹果Korbinian来说吧,它源自于1923年,其时巴伐利亚牧师、激进分子以及爱吃苹果的科尔宾安•艾格纳(Korbinian

  • 专栏 COLUMNS 2011.08.09

    “延展生命”

    张尕 翻译/梁舒涵

    2011年7月27日,国际新媒体艺术展“延展生命:媒体中国2011”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本期媒体艺术栏目选登了策展人张尕的文章,试图带给读者一些更为深入的思考,这种思考并不局限于展览本身,而是上升到一种理论的高度,探讨艺术、哲学、生态学、行动主义和政治之间的交换关系。

    法国社会学家和哲学家布鲁诺•拉图尔(Bru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