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诗涵

  • 艺术赞助人

    乔空间与油罐艺术中心项目空间举办的“艺术赞助人”展由乔志兵发起,组织了36位艺术藏家和赞助人共同参与,一人展示了一件或多件私人藏品,赞助人从以往的“幕后推手”角色走向了幕前。展览虽然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却是首个在中国以艺术赞助人为主角的展览。在展览的号召下,这36位藏家似乎形成一个共同体,展览让赞助人之间有交流的机会,换句话说,它更像是一个平台而非传统的展览。此展览让一般观众能在公共领域观看到藏家的私人收藏。展出的大多数作品都是赞助人近期的新收藏,因此可以窥视他们的收藏趣味,其中很大一部分为新锐艺术家的作品,也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赞助人开始关注年轻艺术家,以收藏支持、扶持他们。

    这次参展的赞助人有许多是UCCA的理事,也有民营美术馆的馆长。展览中有几件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黄炳色彩亮丽的软色情动画博得不少藏家的喜爱,他的两件作品《你要热烈地亲亲爹哋》(2017)与《太阳留住我》(2014)分别被两位赞助人(薛冰与王津元)收藏并选择展出;曹斐的《霾》(2013,曾子墨和Jane ZG Collection收藏)探讨中国都市中小人物所面临的困境。在这个关于收藏的展览中,我们除了看到赞助人的喜好以外,也能一窥艺术圈的动向——黄炳与曹斐参与的古根海姆美术馆群展“单手拍掌”即将于5月份开幕。

    艺术赞助已有悠久的历史,罗马帝国奥古斯都的谋臣盖乌斯·梅塞纳斯(Gaius Cilnius

  • 谢燚: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展览的命名似乎已喻示劳动与生产将是此展览欲探讨的议题。标题来自俄国艺术家列宾(Ilya Yafimovich Repin)在十九世纪末所创作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1870-73),该作品被视为批判现实主义的经典之作,其以写实的手法描绘纤夫的劳役,并以一种关怀的角度歌颂劳动的伟大。谢燚在此展览中试图揭示创造力背后所付出的辛苦劳力,使幕后的劳力被视觉化并被展示于幕前。除此之外,展览也探讨迁徙、文化的输入等议题,皆围绕劳力、生产与能量转换等话题展开。“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有别于其他展览的形式,以四个章节组成,这四个章节各自独立却又互相关联。

    艺术劳动配合知识的形体化基本上构成了艺术生产的主命脉,赋予艺术血肉。但是知识的塑形往往被认为高于艺术的劳动,虽然有很多作品在歌功颂德劳工的伟大,赞扬劳动者所付出的辛苦,但只有极少数的作品深刻探讨艺术创作所付出的血汗劳力,赞扬艺术劳动力本身。艺术实践的苦力往往被忽略,因为这不是可被视见的部份,也不是光鲜亮丽的艺术世界所乐见的。



    谢燚重塑物质的权利,给予沉默的物质以话语权,也使劳动力在物质身上形塑的作用力被视见。《铜布上的波派》(2017)让通常被视为完美无瑕的艺术品上布满劳作的痕迹与笔触,他刻意保留创作的过程。若完美的表面被视为呈现好作品的标准,那谢燚的创作恰好是打破好作品与烂作品的疆界:光滑的纹理在他的装置与雕塑中是缺席的。在所有的艺术媒介中,雕塑最能够呈现劳动的力量,雕塑的体积与大小很直观地视觉化劳动成果,但却较难呈现艺术家的想法从萌生到实践的积累过程,因为这需要艺术家精准地拿捏知识观念与劳力技术的比例,而谢燚细腻地掌控好两者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