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韵奇

  • “人工智能时代:从所有权终结之时出发”

    穿行在“人工智能时代:从所有权终结之时出发”的展厅之间,仿佛误入了一台由提示词(prompt)驱动的机器。在这里,图像、数据、编码和语义交错排列,观众被嵌入到一台巨大逻辑引擎的运行路径中,观看“观念的生产机制”本身。由吴建儒策划的此次展览不仅将AI视作图像生成机制,更将其作为符号关系、语义结构,乃至观看机制本身的重写者。

    展览以19位/组国内外艺术家的作品铺展出一条“观念—语言—算法”三位一体的线索,试图将1960年代生成式艺术与观念艺术的遗产与今天的技术现实进行重新链接。让·皮埃尔·赫伯特(Jean-Pierre Hébert)、柯荣孟(Roman Verostko)等艺术家经典的绘图仪创作与GAN图像输出、算法驱动写作并置呈现,构建了一种跨越六十年的人机协作图谱。更重要的是,策展人借用许煜提出的“不可计算性”概念,为展览确定了某种基调:不是强调AI的强大能力,而是讨论它的界限——那些不能被技术语言表述的、那些简化的数据集所无法捕捉的事物,正是当代艺术介入的入口。在这一逻辑下,展览避开了传统的叙事模式——没有中心视觉、没有引导路径,整体更像是一个由观念跳跃组成的知识网络。视觉在此退位于文本与关系结构之下,图像仅作为观念的边界试探。而在人工智能的主题背后,是“观看”如何在时间与权力中发生这一更深层的追问。其中,李一凡的“ECHO”和“C_MEMORY”系列通过将个人和社会记忆的图像作为素材输入AI,对其进行再训练,迫使历史幽灵在个体的深渊中现身;而马修·普卢默-费尔南德斯(Matth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