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凌青

  • 帕特里克•基勒个展

    曾以一系列研究英国风景的影像作品《伦敦》(London, 1994)、《空间中的罗宾森》(Robinson in Space, 1997)、《废墟中的罗宾森》(Robinson in Ruins, 2010)等奠定地位的帕特里克•基勒(Patrick Keiller)近日在英国泰特美术馆展出了名为“罗宾森学院”(The Robinson Institute)的个展,以泰特美术馆的馆藏来呼应他近二十年来持续以虚构人物“罗宾森”作为主角的影像实验。整个展览盘据了长达近一百公尺的泰特美术馆杜维恩厅(Duveen gallery),以大量的图像来思考这二十年来英国景观的变化,尤其是制造业外移、港口功能没落与资本主义衰颓对英国人向来引以为豪的“英式如画风景”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这个展览的背景是由知名拍卖行苏富比赞助的“杜维恩厅委托案”,和泰特现代美术馆的“联合利华系列”(The Unilever Series)一样,此委托案也是由知名企业大力赞助,邀请知名艺术家创作出与美术馆内的特定展厅有所呼应,且在形式与内容上都对当代艺坛有指示性意义的作品。有着强烈新古典主义风格的杜维恩厅原是英国泰特美术馆中展示雕塑的传统大型展厅,如今却因为此委托案的成立而成就了许多挑战传统的作品,例如透纳奖得主马丁•克里德(Martin Creed)的《作品第850号〉(Work No.

  • 鸟头

    由宋涛和季炜煜成立于2004年的摄影组合鸟头,近期在伦敦举办个展《欢迎再次来到鸟头的世界》,这个系列延续了他们2010年在广州的同名个展与去年在威尼斯双年展的展出,在拍摄内容上从周遭亲友到路边即景无所不包,特写与远景镜头拍摄的影像杂陈,看似毫无章法,但又隐隐形成一件巨幅叙事拼图。在展览形式上,他们以两面墙密集展示210张规格皆是40 x 35 cm大小的照片,另有一面墙则以较不紧密、但仍强调秩序性的排列方式来展现26张121 x 100 cm的照片。与排列得规规矩矩的两百余张照片产生对比的,则是入口墙面上以毛笔字草草写上的个展名称,以及“鸟头,2012伦敦”的签名。鸟头以文字的随性气息来呼应他们在排列照片时所选取的规矩结构,并且以此对比形式来提醒观者,阅读这些照片就必须如同阅读手写字迹那般,在寻求文义的串连之余,也必须辨识字迹里渗染的情感。他们还将在城市中摄影到的招牌文字一一放大冲洗,拼接为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作品《少年不识愁滋味》,并且将这些文字照片嵌入木匾中,这样的做法或许强调了他们藉由快拍美学来建构文化脉络的意图,但与他们强调观者必须主动解读照片内涵的摄影作品相较之下,这件沿用古人之言的《少年不识愁滋味》,虽然清楚了指出影像阅读与文字阅读的流通,但在一个完满而具封闭性的鸟头世界里,这件位处于展场中心的木匾作品,不免显得有些多余。

    但纯粹从摄影的角度来看,这个年轻的艺术团队确实

  • 2011.04.16

    作鬼也要优雅––克莉丝汀娜‧鲁卡斯与2010利物浦双年展(优秀奖)

    利物浦双年展一向以艺术与城市空间的互动而闻名,由主办单位委托艺术家进行定点创作的成果也十分丰硕。今年的双年展以“触动”(Touched)为主题,希望能为这座城市带来具有感人力量的作品,而非仅是再一次演绎当代艺术过于熟习的观念操作与智性的布局。此触动之概念来自布莱恩‧麦克麦斯特(Brian McMaster)发表于2008年的《优越艺术》报告书,在报告书中他特别指出,文化的优越性应取决于其“是否能发挥影响与改变个体之功效” [1],也就是文化必须能渗入情感的纤维根部,而非只是在人们眼前窜流的浮光掠影。

    因此本届双年展一方面紧扣对于都会环境的深刻观察,并且对全球化经济衰颓后的萧条景况提出评论,另一方面也融入了更多优美与温暖的元素,试图以更为温软的调性,来呈现当代艺术中被过度强化的批判火力。许多艺术品隐藏于破败的街区角落,与周边纷陈的杂芜之景安然共存,就像利物浦市的居民一样,将大环境的千疮百孔视作不得抹煞的背景图像,即使凌乱,也累积成了居民们生命肌理的一部分。而在本届双年展涵盖的六十余件作品中,最成功地以艺术形式来转化人与城市之爱恨纠葛的,莫过于来自西班牙的艺术家克莉丝汀娜‧鲁卡斯(Cristina Lucas)的录像投影装置作品〈抚触,而后离去〉(Touch and Go)。

    鲁卡斯出生于1973年,曾参与在2004年由哈洛德‧席斯曼(Hara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