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德里希·迪德里希森
-
-
极地涡旋
在近期出版的针对艺术界政治的批判性著作《多极世界中的艺术》(Art in a Multipolar World,由Hatje Cantz出版)中,策展人兼理论家由宓将目光聚焦于进步派(progressive)视觉艺术整体上的可信度与有效性。她并未站在艺术界多年来的任何既定立场上发声,无论是安德里亚·弗雷泽(Andrea Fraser)在特朗普首届任期后,在《博物馆、金钱与政治的2016年》(2016 in Museums, Money, and Politics,2018)中以道德和政治正当性为名提出的充满紧迫感的“吹哨人”策略;还是知名艺术家们在面对战争行径(及其背后的资本市场)和日益频繁的审查压制时的团结表态;亦或是作为夺回政治能动性的最后手段的行动主义——如今,这些行为全都在全球审查机制不断升级的语境中频繁发生。对由宓而言,这些行为本质上都是在极端资本主义条件下,怀着对其矛盾性的清醒认知,试图维系艺术的左翼及反资本主义政治立场。
与之相对,目前担任卡塞尔文献展研究所研究员的由宓试图勾勒出一个并非全然连贯的新自由主义政策世界版图,其中西方国家与非西方国家之间的新旧差异交织并存,并以不同程度和方式表现“自由主义”倾向。她将不结盟运动、万隆会议及其在冷战两极格局下的后续影响,视为当前格局的前史。由宓着重分析了那些不仅塑造了(自中国及海湾国家的艺术机构与市场力量崛起以来所形成的)当代艺术界,更日益影响全球地缘政治的力量,并用一个简明的术语来概括这一格局:“多极世界”(multipo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