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所闻 DIARY

消费主义的黄金时间

左:徐震与粉丝;右:没顶公司的金丽萍.

徐震专卖店开张了,就在当代艺术在上海集中爆发的 “上海艺术周”之前几日。据不完全统计,魔都有超过60场展览在这一周开幕。

就像广告语(展览新闻稿)“一种完全不同于现有美术馆、画廊等艺术机构的全新文化形态”所说,徐震专卖店没有食言,真真切切地以一种商店的形式出现了:全新装饰过的店铺门脸、专门设计的英文字体标识“Xz”、玲琅满目的艺术(商)品、恰似零售业的空间动线安排等等。

开业当天,天气不错,是长三角雾霾过后的一个好周末。下午气温上升,午饭后我在专卖店门口碰见徐震,他一身西装,显得很正式,拿着手机目不转睛地在发微信。他身边,店员们身着统一的制服——白色棉质圆领长袖上衣,配黑色裙子或裤子,正在准备即将到来的顾客们。问及如此的打扮,“徐震”品牌总监周冰心告诉我,“徐震是我们的品牌,店员要穿制服,但品牌本人可不穿专卖店制服哦。”

在当代艺术界里谈论品牌,让我回想起2013年徐震第一次提出“徐震”品牌时的情景。他把北京的长征空间变成了“运动场”,当时那些长得像招牌的作品以一种非常平面的形式出现在展厅里。虽然那时的徐震和没顶公司想把那次展览搞成品牌的春季发布,但其实样态还是一次展览的形式。如今,在上海最炙手可热的城市更新+艺术新区“西岸”,徐震专卖店完完全全是3D的——从商品到店员,从导购服务到结账柜台,都让你感觉到这就是一个店应有的体验。

左:“徐震”品牌总监周冰心与收藏家蔡荔馨;右:没顶画廊的关超群.

当时我在北京,现在还依稀还记得一些由“徐震”品牌而激发的关于艺术品和商品、当代艺术和市场之间关系的激烈讨论。不过,时过境迁,短短三年的时间,徐震的品牌策略似乎达到了一些乐观效果。不过,仍有一些警惕的声音存在,比如两个月前,作者斯科特·诺顿(Scott Norton)就在给Artforum中文网的徐震纽约个展展评中写道:“在商业画廊空间的语境下,徐震和没顶公司的'意图'很容易在从批判性评论到优质商品的转换过程中变得暧昧不明。”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热衷品牌建设的徐震来说,此番的专卖店已经是他今年开的第二家店了。今年4月,他在上海愚园路短暂开张了“徐震超市”(以2007年作品香格纳超市为蓝本)。以“买空卖空”为主题的这家临时超市,打出了一记响亮的口号——“填补空虚每一天”。或许,讲得再刺激一点,品牌在今天的作用正在于此。

傍晚,像上海几乎所有展览的开幕式一样,活跃在中国当代艺术界的那些你熟知的或不熟知的收藏家、画廊老板、策展人、馆长、艺术家都悉数到场。店内的气氛非常融洽,轻松活泼,大家在建立新关系、叙旧、联谊的同时,也不忘购物。

左:余德耀美术馆创始人余德耀与其太太米董及小女儿Jolie;右:策展人、批评家鲁明军,艺术家刘建华与朱昱.

前James Cohen画廊上海总监Arthur Solway在仔细地挑衣服,就像逛服装店一样。他一旁的店员也十分称职,用英语向这位徐震的画廊代理商介绍着这些今年秋冬的新款。我凑近看了看价签,产地上海的名为“集团”的纯棉T恤售价480元,涤纶质地的金棕色“进化”系列男士套装则售价980元。

艺术家丁力拎着购物袋,兴奋地对我说,“我买了一副墨镜哦,真的很不错。”我按图索骥,找到这幅眼镜,是黑眼豆豆成员will.i.am的时尚眼镜品牌ill.i与徐震的合作款,售价2500元,产地意大利。店内的所有艺术(商)品都明码标价,例如,“数据运动”系列油画,价格在15-25万元不等,雕塑和装置作品亦然,价格在万元至几十万元之间(详情报价请于店内询问)。

我环顾四周,希望发现一些陌生的面孔,毕竟对于一家店来说,扩大消费人群是至关重要的。在店里和店门口,我几次看到有些新鲜、不认识的面孔——一群装扮时尚的年轻人。我开始有些兴奋,心想专卖店迎来了一群潮人拥趸,不过搭讪几句后,我稍有失望,他们告诉我,他们都是没顶公司的员工,今天刚好不负责新店开张的工作,于是就可以自己来开幕式快乐地玩耍了。而在我快离开现场的时候,我注意到一位百汇园小区(没顶画廊所在楼盘)业主模样的50多岁中年富裕大叔手持淡绿色的羽毛球拍,在店门口往内瞟了几眼,但最终还是没进来。专卖店开业的人气确实极高,但是,仍然非常需要艺术圈以外的人士和消费者来参与。

左:长征空间的梁中蓝与香格纳画廊的施勇;右:艺术家金锋,艺术家高洁与哲学学者陆兴华.

在两大艺博会开幕之前,徐震专卖店开张,真是不失时机。ART021和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都有徐震的作品展出和销售,所以说在一个倡导交易的时期里,徐震的策略是商业正确的。一句在沪上艺术圈流行的俏皮话也从侧面证实了这一点,话大概是这样讲的,“在十一月的上海,所有挡着做生意的(艺术)项目,都得死”,话糙理不糙。

在专卖店里我还碰到J:Gallery的老板及潮流品牌创始人吉吉,聊到今年的狂欢节——双十一,他插科打诨地告诉我一句名言警句,“少约炮少搞基,精力集中双十一!”。是啊,十一月绝对是消费主义的黄金时间,当然包括艺术界。

左:艺术家张恩利与柳正浩;右:收藏家ViVi.

左:策展人、批评家秦思源;右: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CEO薛梅,收藏家乔志兵与蔡荔馨.

左:广州画廊的林奥劼与胡向前;右:安信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艺术顾问张冰.

左:艺术家杨牧石与苗颖;右:艺术家张云垚与尚暾.

左:艺术家丁力,方阳及李汉威;右:艺术家吴珏辉与肖雅.

左:艺术家李亭葳和Reformer空间的Morgan;右:艺术家郭城与陆平原.

左:艺术评论人Sam Gaskin;右:《艺术新闻》驻上海记者Lisa Movius.

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