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所闻 DIARY
从顺德回来后,我厌食了。
每天饭点时,我都会产生一种抗拒的情绪——不知道是因为北方冬天食物的贫乏,还是因为连续不断的雾霾,又或许是因为在疫情中”自肃”。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已经习惯了主动将生活在一个向量上极端化,把选择一再减少,理所当然地禁锢着自己的生活。每天起床、打开电脑工作和上网,我的饮食方式也随着生活方式一再简化,几乎一直都点着差不多的奶茶和外卖。我以为自己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方式,但是坐在去往广州的飞机上整理手机相册时,我才想起来,2019年的生活真的不是这样,而现在已经是2021年了。
我顺德之行的目的地是和美术馆。此次美术馆举办了一场名为“万物静默如初,世间并非你所见”的论坛,是因疫情延迟、由冯博一主策划的“世间风物——和美术馆启动展”的延伸。乘车从广州抵达顺德时已经是傍晚,我们就突然驶入了一片颇为现代化的城区,许多发光美食招牌突然突然出现在眼前,背后是一个巨大的购物中心作为背景。即便是在这样浓郁的商业氛围中,招牌上的“手摇柠檬茶”、“海鲜”、“姜撞奶”等等字眼仍能让人浮想联翩,我和一同来参加论坛的朋友不约而同地赞叹:“不愧是顺德!”虽然名义上是来顺德工作,但是内心多少都留有一点小私心来见识这里的美食。2016年播出的《寻味顺德》纪录片让顺德美食家喻户晓。2019年《南方日报》的一篇报道中说到“顺德从旅游客源地转向目的地”,而美食正是很多人拜访顺德的原因。我第一次听到顺德的名字,是若干年前刚进入艺术圈时在上海的一个开幕饭上,画廊主绘声绘色地讲起自己认识的顺德厨子。艺术圈开幕饭私人又神秘的场景和画廊主看似内行的讲述方式,让这个陌生的地名有了一种非常“私人定制”的感觉。
而顺德确实也以“私房菜”闻名,尽管几家在《寻味顺德》中出镜的私房菜现在已经人尽皆知,现在人们只能在定位和排队中继续体会这种求而不得。馆方在紧张的日程中为客人们安排了许多饕餮的计划,除了海鲜酒家这样的基本操作,还租了大巴拉大家去体验本地的大排档。但为了追寻地道的“定制”感,我趁着休息的时间搭了朋友的便车,根据本地朋友提供的名单,打卡顺德的招牌菜:炸牛奶、陈村粉、伦教糕、姜撞奶、双皮奶、桑拿鸡、桑拿鱼。不管走到那里,不管是大菜还是小菜,每一道菜的用料、火候和摆盘都十分讲究。尤其是桑拿鸡这道菜,均匀切制连皮带肉的土鸡肉平铺在虫草花点缀的应季的菜心上,光是摆盘就让人赞叹不已。熬制好的鸡汤高汤滚开传出阵阵草药的香气,大概几十秒鸡肉便蒸熟可以蘸调好的酱料食用。“Delicate!”——和我同行的朋友评价道,我想这是食物能得到的最好的评价之一。
虽然行政规划上来讲,顺德本来是佛山的一个区,但是从城市本身的尺度上来讲,发达的南方似乎每一寸土地都已经被开发过,因此体验起来更像是散落的一个一个小型城市的集合体。与和美术馆所在现代又整洁的新区有着一定的距离,这些“私房菜”所处的市镇景象也在不断剧烈变化着。陈村粉门口是小桥和窄窄的河道,桑拿鸡门口则是深深的巷子,双皮奶门口则是骑楼老街,其间往来的人们也让画面生动又活跃。而地处顺德北滘新城的和美术馆,毗邻流线型的美的集团总部双塔,加上之前所见的购物中心,一同构成了这个新城的中心。安藤忠雄设计的清水混凝土美术馆中的一草一木都经过精心设计,安静地陈列着试图讲述以广东为原点的视觉历史的收藏。大卫·贝里斯和大卫·萨顿在《餐厅之书:饮食的民族志》一书序言中称餐厅为“理想的后现代机构”,因为餐厅在一个屋檐下为诸如经济、阶级、性别等当代问题提供了一个上下文。从这种意义上来讲,这些“私房菜”讲述的故事与美术馆展览的叙事形成了有趣的呼应。
我突然想起来很久很久之前有一天,一位艺术圈资历颇深的老朋友劝说另外一位朋友正在发愁孩子不愿意到自己的画廊工作:“长大以后他自然会喜欢艺术圈,吃吃喝喝玩玩乐乐,谁又能抗拒呢?”
文/ 张思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