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所闻 DIARY

“组织”一场茶话会[上海]

(注:本文因作者身体原因,发布时间较晚,‘茶会’推迟上演—-)

“组织”茶话会现场。

“组织”(ZUZHI) 是赵骏园徐喆陶轶李牧在2009年在上海成立的四人艺术团体。春节前夕的一个周六下午,他们邀请艺术家、策展人、设计师、作家、媒体工作者等近20人,在其工作室举行了一场茶话会。工作室外的走廊里弥漫一股“上海药皂”的气味,大家围坐在桌旁分享彼此的工作近况。

首先是“组织”自己开始介绍最近完成的一些项目,有与学生们一起自制乐器的教育类项目,也有“第一届国际斗核桃大赛”这样充满戏谑效果的互动活动,几个与声音有关的项目,如在北京箭厂胡同里的“此地无声”、在苏州花山为了送别朋友进行的即兴创作、在南海未知岛屿的声音记录,具有“组织”独特的隐忍气质,介入环境的态度以及仪式感带出的崇古礼敬。棉棉对“组织”在1933老场坊进行的移动即兴创作提出了好些问题,然后也与大家分享了去年受荷兰文学基金会邀请、参与的作家驻地项目的所感所想。

左:白一、殷漪;右:“组织”举办的第一届国际斗核桃大赛颁奖现场(2010)。

比利•安娜(Biljana Ciric)关注那些从身边的工作做起,能够对当地的环境产生持续影响的作品。去年她在曼切斯特的亚洲三年展上她策划了“未来机构”,邀请艺术家展示了他们的相关艺术工作,例如马来西亚艺术家Ise制作了7年的艺术杂志《sentap》。Ise颇具传奇色彩的经历在之后2月中的外滩美术馆讲座中有更详细的自述:他在国家美术馆展出的作品受到了多方评批与挤压,然后接受了这一事件对自身产生的影响,创作出具有强烈自我意识和防御意味的“黑影”形象及系列作品;又一直以“停车项目”及杂志对当地艺术环境进行参与和贡献,那份坚强与坚持令人钦佩、说是“热血”讲座也不为过。

同样身兼数职的本地艺术家陆平原在2月底发布了与李牧胡昀三人发起的独立杂志“PDF”,开创了上海艺术家自创电子期刊的先例。他在茶话会上与大家分享了去年冬天在瑞典参加的驻地项目“Laspis Residency”。他尝试了绘画、陶器等当地媒材,如记录当地蜗牛一整晚行径长度的《一晚的距离》(摄影,综合材料现场绘画)。最后的汇报展览没有以常规形式呈现,写有诸如“ 艺术的竞争存在吗?”这类问题的红色跑道纵贯四周墙面,展厅中间是他不做常规呈现的理由及作品的微缩模型,如上方悬挂绞刑绳索的展台、漩涡状的红色跑道,以“任性”的方式显现了年轻艺术家进入艺术系统后对于艺术本身、自我发展与社会认知的种种疑惑,也是对一次驻地历程的完整纪录:环境差异引发的切身感受与长久以来持续思考的问题。只是,在大量使用安全“问号”的同时也就意味着放弃了一次表达“句号”的机会。

左:比利•安娜、陆平原、棉棉; 右:李消非、顾灵。

李迈(Michael Leibenluft)作为戏剧导演、上海戏剧学院的教师,向大家介绍了“应用戏剧”(Applied Theater)是通过我们不常用的表达方式去思考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介绍了他的学生们与社区、非营利组织如“禾邻社”合作的戏剧项目。在播放了一小段文献剧之后,他介绍了大致的创作过程:要从采访、研究到撰写剧本对白到最后演出。他的介绍让大家深感每个项目的前期研究及中间过程的重要性。

茶话会一直进行到傍晚六时许,被雨打湿的弄堂地面在路灯下格外澄亮。“组织”表示今后会继续发起这样的茶话会,记者顾灵在一旁一直飞快地做着笔记。所有人带着一种不吐不快的诚意,回顾分享过去一年的工作、以及正在持续进行或计划中的项目,委实让彼此获得了一种共勉的力量。如果按照展览、艺博会、杂志的档期去计算的话,会猛然意识到时间过得有多快,而年轻的一代也从未放弃,正在努力释放自己的能量,看看究竟能带来些什么。

左:陆平原,“胶囊”,Galleri Box, 哥德堡 瑞典 (2011);右:“组织”成员赵骏园、陶轶、徐喆、李牧。

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