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所闻 DIARY

在何处行动?

左:艺术家孙原,彭禹;右:“不在图像中行动”参展艺术家合影.

上周六的下午,北京艺术圈的主角肯定是孙原、彭禹和崔灿灿,最受人关注的展览肯定是“不在图像中行动”——一年的准备时间,3位策展人,3家798的大画廊(常青画廊、佩斯北京与当代唐人艺术中心),34名艺术家,光这些数字就能听得人肾上腺素激增。当然,分泌出的滚滚激素肯定跟北京没什么正经的双年展有关。

根据开幕前发表的新闻稿,这场展览试图展现艺术家“选择何种方式以及如何发生对生活的回应”,展示出的“物”都是这些回应的“证据和标本”。此外,每位艺术家都要冲着镜头讲述“艺术家”自己的故事,录成视频,好让观众们听到他们那些冒险的、奇特的或者“异端”的经历。

左:艺术家宋拓与策展人崔灿灿;右:艺术家艾未未.

当然,开幕当天,大家还是更衷心地希望面对面跟艺术家交流,而不是只顾倾听视频里的滔滔不绝。你能看到艾未未行色匆匆地走在去下一家画廊的路上,邱志杰应付自如地跟攀谈者聊天,而无论你转到哪里,都能不经意间瞥到三位策展人来回穿梭的身影。如果觉得老是围在这些焦点人物身边有那么一丝丝的乏味,还可以去人多的展览单元凑凑热闹:艺术家卫秉强花了两个月,走访三个省,收集来很多没有棱角的石头,摆在展厅里供人随意挑选和带走,大家自然流连于此;已停办的空间“家作坊”的原班人马又因为这个展览聚首,办起了颇有纪念意味的回顾展。发起人何颖雅塞了一本“家作坊”的出版物给我。书不算薄,想起做了五年的空间在去年关了门,却也觉得轻。

逛在佩斯,偶遇前一阵因为说相声火起来的“无人生还”小组。寒暄,互报门派,交换微信,询问并回答最近在做的项目,珍重再见。类似的问答环节在每前行25米之内都会高效地发生一次,逛上海双年展时的即视感历历在目。但与开放给广大市民的双年展不同的是,此次三位策展人把一件件作品的出发点牢牢地把握在了既定的范围内,懂门道的人们私下夸赞:“这不是个给圈外人看的大展览,策展人的把控力可见一斑。”但回头想想,用这么大的展览证明艺术家主体地位和个人生活的重要性,这不有点儿奇怪么?当然,这类议论就没人愿意大声说了。

左:艺术家庄辉与旦儿;右:艺术家姜波,蔡东东,黄彦,卫秉强及其友人.

常青的展厅相对宽松,给早就宣布“不做艺术”的顾德新空出来的一块空展场尤其抢眼。本来,这块地方是给开幕画上圆满句号的地方——所有艺术家在这里合影留念。只是在合影之后发生了一段预料之外的小插曲。一位叫做Istvan Kantor的外籍艺术家走到这块空地的中间,开始表演他的行为作品:把胶皮绷带系在手臂上,拿出一支针头向动脉就是一针。鲜血洒满一地。画廊工作人员立即出面劝说,并阻止他的表演,直到后来孙原交涉,Istvan才把地面上的血清理干净——他用墩布在地面上墩出一个大大的“X”号,直至血迹消失。这位手段不太高明、人们不太熟悉的艺术家成了之后饭局上的重点谈资,在中国艺术圈的微信朋友圈也当了15分钟的明星,为年末大展节日般的欢腾气息添砖加瓦。美中不足的是,虽然不管你如何评判这位外籍友人有问题,他的“行动”还是给展览的主旨——展现艺术家“对艺术的出离状态和生活的诗学”——留下了一个“亲测无效”的话柄。

左:家作坊成员艺术家小欧(Orianna Cacchione),艺术家Michael Eddy,艺术家何颖雅,艺术家/建筑师Fotini Lazaridou-Hatzigoga,曲一箴;右:艺术家吴裕仁与邱志杰.

左:无人生还小组艺术家宗宁与王洋;右:艺术家褚秉超.

左:OCAT西安馆的于渺与艺术家Adad Hannah;右:艺术家Istvan Kantor.

左:元典美术馆馆长梁克刚;右:北京设计周创意总监毕月(Beatrice Leanza)与ifp的Max Gerthel.

左:策展人、艺术家李山(Alessandro Rolandi)与艺术家钱龙;右:《艺术时代》的张慧与康学儒.

左:艺术家谢南星;右:艺术家厉槟源与刘辛夷.

左:艺术家黎薇与陶辉;右:艺术家冯琳与旦儿.

左:艺术家彭禹与策展人费大为;右:艺术家娜布其与赵要.

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