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所闻 DIARY

上海森林 [上海]

左: 艺术家徐震和长征空间的卢杰。 右: 收藏家Jeanne Lawrence, 画廊家James Cohan和收藏家Pamela Kramlich。(摄影: Philip Tinari)

近些年,国外画廊在中国的开幕,已经发展成为拥有自己独特社交语汇的复杂庆典。 谁曾忘记2005年常青画廊北京的开幕?不仅为北京留下了意大利熏火腿,还有 pecorino奶酪和陈箴的装置;再比如法思高画廊 (Galerie Faurschou )去年十一月为尚健在却缺席的劳森伯格(北京分支的开幕展出了他的作品)举行的晚宴? 那场晚宴是在一个租赁的帐篷里举行,大家享受到了首都北京唯一的米其林认证的师傅的手艺。而Pace 北京则原定计划于08年8月8日于登陆中国,而这正与另外一场更大的盛会--奥运开幕式同步登场。

这正是詹姆斯·科恩画廊(James Cohan Gallery)美丽的花园与上海联姻的深厚背景。这里位于绿树成茵的法租界小巷深处,门上依稀可见几十年前动荡时期的革命标语,约200多人会聚于此,庆祝科恩画廊上海分支开幕,当天同时进行的还是一场名为“发掘淤自然”的群展。上海和纽约,两座城市比以往走得更加紧密了,人群中只有几个切尔西常客: 科恩总监Arthur Solway(完全定居上海) ,录象收藏家 Pam Kramlich (一半时间在上海),Performa 策展人 Defne Ayas(或长或短都在上海 ,也为纽约大学教课),Wallpaper作者 Andrew Yang(来上海参加“100%设计”展 ), New York Social Diary的撰稿人 Jeanne Lawrence(“不定期”在上海)。当然还有飞过来的中国人—卢杰、艺术家周铁海、小说家棉棉--一些很久前就填平了中西鸿沟的人。有那么一会儿,人们反复说着一些赞美之言, Jay Jopling和白立方的策展人以及本土顾问 Colin Chinnery也出现了,由此引起了人们的猜想,他们有可能就是下一个。

左: 白立方创意总监Susan May 和总监Tim Marlow 以及策展人Colin Chinnery。(摄影: Philip Tinari) 右: James Cohan 总监 Arthur Solway (右) 和朋友。 (摄影: Defne Ayas)

摇曳的灯光中,人们不时碰到彼此,花园派对结束后,大家去了M on the Bund餐厅,经理看上去和说起话来就像杜鲁门·卡波特 (Truman Capote) 一样。 Cohan的在上海住了很久的大学好友,板着面孔以流利的普通话开始致辞,向已有的梦想和已实现的梦想含糊致敬。而娘家人的桌上明显缺席的是上海艺术家徐震,他二月份曾在纽约的科恩画廊举行了个展(因为害怕飞行,他没参加那一场开幕)。四张桌子三张上了菜,服务中不时被溜到酒吧的吸烟者所打断。

甜品之后,Solway坐在了我的桌边,充满诗意地谈起了他决意来东方的想法。自1979年开始,他就一直住在纽约,当时,他被他的父亲——一位克里夫兰艺术商人带到了那里,彼时他们去了很多的展览,还看了看第十街的“Teeny” Duchamp,甚至看到了Hair的现场表演。“和我初次来到上海的感觉并非不一样,”回想这十年的早些时候,他这样说到。谁曾料到,Age of Aquarius 的回音,如今会在这里产生共鸣呢?

左: 作家Andrew Yang和Performa的Defne Ayas。 右: 艺术商人Angela Li 和建筑师Patrice Butler。(摄影: Philip Tinari)

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