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 FILM & VIDEO

伊芳•蕾娜的《演员生活》

伊芳•蕾娜, 《演员生活》, 1972, 16 毫米, 黑白, 有声, 90 分钟。瓦尔达•谢菲尔德。

“1972年,我自己的狂飙突进运动(Sturm and Drang)将我猛然带到了一个全新的表达领域,”伊芳•蕾娜(Yvonne Rainer)在她的回忆录《感觉即事实:一种生活》(Feelings Are Facts: A Life) (2006)中这样写道。那一年这位舞蹈家完成了首部剧情片《演员生活》,她也是贾德森舞团的创始人,1965年的《无宣言》(“No Manifesto”)的作者。

说起她从舞蹈转向电影,蕾娜说:“从种种身体和精神上的创伤活过来后”(1971年试图自杀),“女权运动给了我勇气,我感到有能力去面对一个全新的词库。那些承载着具体情感体验的语言,蕴含了体验本身所有的愉悦和恐惧:诱惑,激情,愤怒,背叛,悲哀和兴奋。”

那种情感的不适,在《演员生活》(Lives of Performers)里被疏离地表现出来,开头附加说明的字幕说这是一部“情节剧”。影片围绕着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故事展开。一段开场白将这些情感纠葛阐明,蕾娜领着一些人进行Walk的演练,她说,在影片中,舞蹈包括四个“主角”,约翰爱德曼(John Erdman), 瓦尔达•谢菲尔德(Valda Setterfield), 雪莉•索菲(Shirley Soffer), 和菲尔那多•托姆(Fernando Torm)。(这四个人里,只有谢菲尔德在1964年和1974年是康宁汉舞蹈团的成员,之前有过职业舞蹈经验。)

在这个脚本里,我们听见蕾娜指挥的声音:“双脚打开,眼睛看窗户,看衣柜。”这个声音,除了几处外,几乎都没出现在银幕里。尽管演员们说着他们的台词,就如蕾娜一样,没有变调,声音都很清晰利落,里面有来自各地方言,英国(谢菲尔德),智利(托姆), 皇后区 (索菲); 还有的是法国音调的句子,那是巴比特•孟格特(Babette Mangolte)的话,蕾娜和这位编舞者合作了两部多电影。(《演员生活》制作的那一年,曼戈特在纽约开始了另一场合作,拍摄香坦•阿克曼(Chantal Akerman)的《房间》和《蒙特利旅馆》)。我们听到剧本翻篇的声音,然后知道这个肥皂剧是关于一个“无法下定决心”的男人的故事,但这点并不会冲淡我们对那些细密的私人时刻的喜爱,那些时刻来自睡梦,也许还来自信件或日记,这些都在银幕上揭开面纱。

“我记得那个电影,都是关于这些小小的背叛,是不是?”一段字幕这样显示,这种手法使得蕾娜可以进一步打断影片,其中有来自里奥•博萨尼(Leo Bersani )(他的想法在这里是当做墓志铭) 和卡尔•江(Carl Jung)的话。但是蕾娜在默片中使用插入字幕,既体现了作品的分裂性,也表现了她对另一个时期里演员生活的痴迷。艾拉•纳茨莫娃(Alla Nazimova) 1923年改编的王尔德的《莎乐美》,尤其是《七面纱舞》这一场景,是《瓦尔达独奏》(“Valda’s Solo”)的灵感所在。G. W. Pabst的《潘多拉的盒子》(1929),他和路易斯•布鲁克斯(Louise Brooks)的两部电影中的第一部,在《演员生活》的最后的十五分钟里,作为三十五个活体人的一系列而出现。蕾娜的影片在四十一年后再次与观众见面,将我们带到了另一个无法磨灭的时代,用导演自己的话讲,记录了“简陋的阁楼生活”,和“一群热爱某种工作、肩负着表演任务的人们所创造的奇迹。”

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