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 INTERVIEWS
“乡村之眼”是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自2007年开始推行的一个村民影像计划。该项目倡导产于乡村回归乡村的影像流程,希望村民影像的拍摄和放映能够促进当地公共空间和文化传统的重建。项目成果在2011云之南纪录影像展社区影像单元和北京高校公开展映,激起了各界人士对纪录片民主参与可能性的热烈讨论,并将于六月在青海省果洛州年保玉则地区举办“乡村电影节”。项目负责人吕宾讲述了项目的缘起、发展以及社区影像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
“乡村之眼”是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一个行动研究的项目。“山水”是在中国西部开展自然保护工作的一个NGO组织,但是在中国做自然保护,不能脱离当地社区的一些支持,我们的理念是当地社区应该是自然保护的主体而不是一些外来者去保护自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必要通过影像的手段去看当地人是怎么看待人和自然的关系的,以及他们是否能通过摄像机来表达。在2007年开始了第一期“乡村之眼”培训班,用社区影像的方法,让西部的人表达他们对自然的看法和文化价值观。
2010年在年保玉则地的项目是“乡村之眼”发展中比较特殊的一步。以往都是“山水”举办培训班,这次是当地人办培训班,把我们邀请过去,我们提供培训人员、资金和技术支持。两个主办者是我们第三期的学员,拍了一些片子之后,他们意识到影像对当地文化传承和自然保护的重要性,就自己来召集学员、找地点。实际上事情已经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是他们自己意识到影像的力量,自己在做这些事情。
当地人和外来者拍摄的视点和现场感都是不一样的。有个片子拍做马鞍的老人,这是一门几近失传的手艺。其实拍摄过程已经不是简单的记录过程,变成了年轻人跟老人学习的过程。片子拍完年轻人也学会做了。拍摄者和老人是同村寨的,老人在镜头面前没有紧张感,不但讲工艺还讲他的经历,实际上带出了一个老人的故事,这是外面的人去拍摄很难达到的。
影像不是单纯地拍一个片子,背后是有一系列活动的。我们希望把培训班发展成乡村影像工作站。不仅是培训、放片子,还能用影像来保留当地的文化。相当于建图书馆一样,慢慢地把这些成片积累起来,为地方历史留一套记录。
当地村民有兴趣的特别多,但从兴趣到有责任去做,这中间是很关键的一步。好在他们可以相互启发。这次我们从青海带回来的片子给云南的学员很大启发,他们看到青海藏族自己拍了这么好的片子,德钦这边的人回去想法就不一样了。兴趣未必可以长久,但当他们看到别人做得更好有更大影响力,他们就会思考是不是可以做得更深入。我们把云南、四川、青海的人建了一个网络连在一起。
这个活动最好的一点是有当地的观众,参与的村民能够找到做这些事的动力。我们的重点不是把他们带到各大城市去展映,而是希望拍摄者更多在当地乡村找到做这件事的意义。所以六月份我们在当地会搞一个电影节,第一是想让这些片子直接面对当地人,观众提出的挑战可能会刺激拍摄者下一步的计划。再者,我们想通过乡村电影节去探讨纪录影像在乡村放映的可能性,如何可持续发展,而不仅仅是城里的一批知识分子小圈子看的东西
采访/ 段凌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