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 INTERVIEWS
凯伦•赛特(Keren Cytter)生于以色列,目前在柏林和纽约工作。此次,她接受独立策展人比利安娜•思瑞克(Biljana Ciric)的邀请,参与了“占领舞台”(Taking the Stage OVER )项目。由她导演、费比安•斯塔姆(Fabian Stumm)、苏珊娜•梅耶(Susie Meyer)出演的戏剧《演绎•真实•戏剧》(Show Real Drama 2011)在3月底相继在上海的可当代艺术中心与北京的蓬蒿剧场呈现,魔金石空间也在3月30日至5月20日举办她的个展“焦虑为艺术家的工具”。凯伦在访问中诉说了自己的成长与创作历程,以及在作品中经常用到的一些手法的初衷。
我在以色列的特拉维夫(Tel Aviv)长大,十岁时又搬到了另一个村庄,那边时常有武装冲突。在学校我不受欢迎,孩子们有时是可以特别冷酷和残忍的。然后我开始跟邻村的一个老师学习绘画,他是我父母的朋友。父母开始给我买一些艺术类的书籍和画册,比如毕加索、萨尔瓦多达利和费舍尔,我一直很喜欢他们。我开始想成为一个作家,像杰克•伦敦那样冒险。心里开始有了各种想象,但对于当代艺术还一无所知。
然后我就去服役了,在以色列即使女孩也要服役两年,男孩要四年。指挥官知道我在写书和创作,她很鼓励我,觉得我应该离开。所以一年后我就走了。后来,我开始在特拉维夫的一家普通艺术院校学习。毕业后为当地的报纸写艺术评论。我也为艺术杂志工作,但逐渐发现不知道如何去做艺术批评,因为要诚实是很难的,我因此感到困惑。
一年后,我开始画画,制作录像和写书。我有一个朋友,她在军队里面负责视频编辑,在她的帮助下我做了四个录像,后来她有自己的想法,我们就没有继续合作了。我的另一个画家朋友,他所在的公司刚好破产,所以整幢楼被废弃了,我们就在里面借用了那些电脑完成了一些编辑。后来我获得了荷兰一所学校的奖学金,所以就去了阿姆斯特丹,在那里更好地学习了如何进行视频编辑。我的一部黑白录像《梳》(Brush 2011)里,两个主角在一个房间里,有70页的对白,光字幕就花了很长时间。后来我搬到了柏林,就重新剪辑了这部片子,还找了朋友用英语配音。比利•安娜非常喜欢这部片子,它这次会在北京的魔金石空间展出。
很多人会注意到我作品里有一些循环或者重复。这次在上海展出的戏剧《演绎•真实•戏剧》(Show Real Drama 2011)里也有台词重复部分。就像电影一样,场景或时间在不断转变,但肯定是同一个主角,所以观众能专注和进入整部片子。而《镜子》(Der Spiegel 2007)是摄像机在房间里是以无限符号的路径在拍摄,所以最后镜头会回到最初,因此全片是无限循环的。它能不断提醒你整部片子的内容,我想效果非常不错,片中的女主人公就一直纠结于同一个问题。问题一直在重复,她没有真正的希望,就像在现实生活中,也许一个人会爱上其他的什么人,但问题也许一直存在,因为关系模式没有改变。
这个循环的设置在《受害者》(The Victim 2006)里也用到了,我觉得这种设置也非常适合画廊展示。我又想起那本说神话的书,里面有关于永恒这一概念的讨论,它说永恒不仅仅指时间上的永久,也存在着“一瞬间”的永恒。我们的剧团“D.I.E. Now – Dance International Europe Now”已经解散了,不过网站我还留着,因为它真的很漂亮。我跟团员都成为了好朋友,所以大家今后依然会一起活动。我们接下来会去北京、然后是韩国,多伦多,最后会到纽约在“厨房”剧场(Kitchen Theatre)演出。
采访/ 卢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