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斐是活跃的新生代中国艺术家中的重要一员,这群年轻艺术家崛起于21世纪初——一个遍布着那种存在于美国五六十年代的乐观主义时代。正如策展人侯瀚如所指出的那样,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出生在一个电视广告和舶来娱乐的时代,从港台电视剧到美国的说唱无所不包。他们深受像巴黎的黄永砯和纽约的蔡国强这样的海外中国艺术家的影响,因而乐于采用各种媒介,但这群年轻艺术家还是都选择留在国内,在这里,他们把对新媒介技术的出现和对这些技术的熟练掌握转换为自己的优势。这些在Z/F主导的电视电影系统外工作的艺术家(包括曹斐、杨福东和阚萱)打造出了跨学科的合作性作品来处理新的社会现实之中的日常生活。
曹斐于1978年生于广州,在她所创作的大量作品中包括了剧场、摄影、写作、声音、短片,甚至还拍摄了一部标准长度的电影。她的这种多元性让人想起年轻时代的罗伯特•劳申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一个既是发明家也是探险家的模范艺术家,他带着无尽的好奇见证了他的时代,而曹斐也一样如此。不过,更容易拿来与曹斐做比较的是几乎与她同时出现的、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的艺术家米兰达•朱莱(Miranda July)。曹斐和米兰达一样在十几岁的时候就进行戏剧写作,她们的作品引发那种会在不同的特质之间产生的复杂的、“后媒介”的摇摆。这两位女性都信奉自我奋斗,藐视那种被随便的归类定义,这与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那些艺术家想将自己定位成某种特定的身份恰恰相反。这两位艺术家的艺术实践中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她们作品中存在于口语、固定场景和移动的图像之间的紧密关系,让人会想起雅克•朗西埃尔(Jacques Ranciere)渴望“批判艺术现代性的景象,因为这种景象即意味着每个人在自己的地方用自己媒介说着自己的话语。”
广州是曹斐组织各种跨领域活动的一个基地或者说手段:这个城市因为它自身不断变化的结构性转变而成为触发她创造力的源泉和作品的背景。比如2005年她为第二届广州三年展新创作的戏剧作品,她自己将之描述为一出以编年史方式纪录珠三角地区日益加速的现代生活的“流动戏剧”。她的早期录像作品《公共空间》(Public Space)表现了一个在漠不关心的都市环境中向陌生人微笑的男子,而在更近期一点的作品《嘻哈》(Hip Hop)里,她拍摄建筑工人和po.lice随着一种固定节拍而奇怪舞动(他们笨拙的方式让人想起早期的MTV)。2004年的8分钟录像作品《角色》(Cosplayer)(以及同名系列摄影)比前期的作品更具综合性,更有批判性,也更引人入胜,在那些无所不在的挪用和旧为新用的狂欢里,艺术家将流行文化作为一个桥梁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指涉。这个题目指的是一种亚文化的角色扮演游戏——青年男女们打扮成自己所选择的日本动画片里的人物。曹斐片中的 “Cosplayer”(角色扮演者们)披着斗篷,穿着闪亮金属盔甲,挥舞着能够带给他们“魔力”的厉害“武器”,在广州郊外的田野上你追我逐,在无名都市空间中昂首阔步。而同时,艺术家也将巨大的建筑工地和畜群纳入镜头,试图抓住现实都市中那不可思议的魔幻对比。借鉴电影中的镜头快速切换手段是该片的特征,不连贯的叙述给人留下了悬念,这些“不可能的英雄们”在影片结尾处回到了家,像普通少年们那样在他们心烦意乱的父母身边吃饭睡觉。Cosplayer 这个童话故事在曹斐的实验电影中找到了一种极为当代的审美,在这个世界中,动画片里的浪子变异为都市环境中的游荡者,城市景观绚丽迷人但疏离感却无所不在。曹斐的这些作品虽然都植根于日常生活,却也唤起了无数社会转型的可能性。在曹斐协同欧宁共同组织起来的一个由摄影师、电影工作者和其他志愿者等松散群体参与筹划的《大栅栏计划》研究项目中,这种社会政治边缘性尤为显著。他们审视了北京最为贫困的一个社区,记录了在这个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45000 人的地区里,传统生活和日益逼近的现代性之间怎样不断地展开对话。这个项目是一系列以探寻中国城市化和社会组织主题的研究和影片的一部分,始于《三元里》计划(曾于2003年威尼斯双年展上展出),结束于2006年在上海的一项新研究。他们的成果在2006年9月份于德国的卡尔斯鲁厄艺术和传媒中心(ZKM)展出,这向人们打开另一扇窗,去窥见曹斐在各种媒介间的变化和穿梭,以及她的纪录片作品和其他更加引人入胜的作品模式间复杂的交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