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Lee Ambrozy) 是《Artforum》杂志中文网站Artforum.com.cn编辑,也是北京中央美术学院讲师。她最近编辑并翻译了《艾未未的博客》(MIT出版社,2011)。
1 “我的共产主义:海报展” (上海桃浦当代艺术中心; 杨振中、周啸虎、徐震、金锋、陆兴华、丁力、石青、Philippe Pirotte策划。)
为避免不必要的争议,“我的共产主义”这个主题词没有放进展览新闻稿,但从50多名艺术家制作的128张海报中,观众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们对该主题的诠释。海报展在位于上海近郊的改造厂房桃浦大楼里举行,中外参展艺术家通过各自的设计,提示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活经验,同时也发起一系列社会批评实践,彼此迥异的风格杂烩暗示着某种乌托邦式的集体主义。联合策展人陆兴华在展墙上的前言文字中呼唤一个能够“满足中国当代艺术家对本地特殊性和全球普遍性需求”的“艺术新国际”。 原本只想买个画册打发了事 但我为这个想法有些脸红。
2“时、地、戏:印中当代艺术展”(上海,多处展场;Chaitanya Sambrani策划。)
这场中印两国艺术家参加的群展由“西天中土”主办。“西天中土”是一个覆盖多个领域的文化项目,由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展示文化研究中心和香港汉雅轩画廊联合发起,旨在填补中印两个亚洲大国之间的文化交流空白。大陆观众很少能在非商业环境下看到印度艺术家的作品,所以这次有机会亲见塔鲁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启示录(硬币抛光机)》(2010)实属难得。只要在这台形状类似甜甜圈的机器里放入一枚硬币,无数电磁针就开始旋转,最终将硬币表面打磨光滑,通过消除其表面印记,完成对硬币的“文明化”改造——该作品仿佛为中印两国文明共同面对的西方化危险提出了颠覆性的警告。
3 未知博物馆
中国的博物馆跟你想象中的博物馆绝对有天壤之别。国家级博物馆运作起来像画廊,展墙位置都可以花钱租用。多数私人博物馆也好不到哪去。面对这种现状,邱黯雄和其他五人联合创建了“未知博物馆”:一系列流动的讲座和展览,主要目的是探讨博物馆如何影响人们对艺术的认知与接受,同时试图想象一种完全为艺术生产而存在的机构模式。他们对未知事物的尊重以及对过程的投入接近于一次精神之旅。
4 “第三方——三位一体之展”(北京,站台中国;毕月(Beatrice Leanza)策划。)
这场以研究为出发点的展览共分三幕,审视的主题包括个人历史、合作以及文献库。展览每一幕都使用了李鼐含设计的可改装六边形纸箱模型,根据需要,该模型可以成为作品基座或临时展墙。这些名为《蜂巢》(2011)的模块组件鼓励我们从实践——而非物体——的角度解读此次展览,正是这种实践在三幕之间建立了连续性。意大利策展人毕月对中国大陆艺术实践进行了广泛分析,让我们看到“外来者”对中国艺术生态的审视同样能够真正起到推动本土发展的作用。
5“确切的快感:张培力回顾展”(上海,民生美术馆; 郭晓彦策划。)
张培力的录像以他广泛、直接的方式解构了中国社会政治现实。在新千年初期创作的作品中,张培力从革命电影里选取若干片段——比如热烈鼓掌的场面——将其重复播放,直到近乎荒唐的程度。我们可以将这一策略与他最近的作品相比较,如2008年的录像装置《阵风》。展厅中间再现了一个被破坏得七零八落的中产阶级家庭,而墙上多屏投影则慢速播放着这个家仍然完好无损时的样子,以及随之而来的狂风如何将其变成了我们在展厅看到的狼藉。张培力的作品在摧垮我们的幻想同时,也纵容我们虚无的梦。
6 王光乐 (北京公社)
王光乐最令人动容的作品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同时又十分短暂易逝。2004年,当王光乐的工作室面临拆迁时,他花了三个月画了一整面水磨石墙。同样,在2011年个展“20110423”上,展出作品也只有一件——他用白色颜料层层堆积,最终在墙上形成一个椭圆形的凸起,尽管有强烈的物质性,这个椭圆的凸起却仿佛漂浮在墙面上。
7 增本泰斗(Yasuto Masumoto)“藍紅白黃”(中国广州,观察社; 長谷川仁美策划。)
增本泰斗最近的参与式行为艺术作品是他在广州本地社区里组织的一次水仗。“战争”留下的废弃物——水弹、水枪、水袋以及记录他祖母二战期间在广岛遭受辐射的涂鸦纸箱标志——被放在观察社的店面空间展示。门口挂着三面旗帜,但当然,这些谁在这场虚构国家战争中获胜一点儿都不重要:湿漉漉的现场讽刺了“民族国家”的抽象概念。(本次展览由东京当代艺术影像文献库联合主办。)
8 没顶公司,“意识形状”(北京,长征空间)
没顶公司此次展览的中心作品是一套名为“意识形状”的体操,共包含十个动作、时长三十分钟。通过借鉴大量冥想传统技法和祭祀动作,整套体操延续了中国将锻炼身体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惯例:拳击手有独门武功,延安共产党员有秧歌。没顶公司的体操专为全球化时代的都市人所创,是我们这个多样性时代里的一种政治宣言。
9“烧我时你会想我吗?”(北京,C空间;Robbin Heyker策划。)
如何从一种故意的行为里去除意图性?为了探讨这个问题, Heyker邀请了周翊、关小、尉洪磊三个艺术家跟他合作。整个制作过程就像一次经过精心策划的游戏,比如一天在沉默的交流、或一起捏橡皮泥,但彼此双手不断接触。这些基于偶然性的游戏行为为最初的问题给出了一个令人惊喜的愉快回答。
10“大字:唐茂宏、张鼎、孙逊合作项目”(北京,香格纳画廊)
这次合作展共分两部分,在第一部分中,三位艺术家联合制作了一件由六个大字:你准备好了吗?这一问句反映了今天全球化大都市里的生活现状:问题的关键并不总是你带来了什么,而是你是否为接下来可能要发生的一切做好了准备。在第二部分展览中,孙逊做了一架老式轰炸机模型,悬挂在半空,仿佛正冲破“字阵”飞下来。但展览并不单纯是要营造末世氛围:张鼎没有门的八角包厢为商业饭局添上了萨特式的一笔,而唐茂宏穿着制服的人像画则散发着一种迷幻意味。
译/ 杜可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