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观看到参与:李明维与他的关系”,森美术馆,东京,2014年9月20日-2015年1月4日
李明维在森美术馆的回顾展涵盖了艺术家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的15件作品。展览开幕的时候很多作品只完成了一小部分。在随后的日子里,伴随着观众的互动,作品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肌理。虽然艺术家这些精巧设计的结构、媒介和规则已经让人佩服,但是真正动人的是它们所容纳和传递的每个“过客”(观众)的“温度”。明维的作品创造的不是一个观看的空间,而是一个沉浸的空间,适合人与作品之间的一对一的面对,而这种特质在那些往往流于庆典般欢乐的所谓“关系美学”的陈词滥调中,显得特别宝贵。
2. 柴静:《穹顶之下》,2015年2月
2015年2月,调查记者柴静自费拍摄了一部纪录片。在电影中,她以苹果产品发布的形式声情并茂地分析了中国空气污染的现状和原因。柴静对于空气问题如圣母一般的传道在24小时内感动了上亿的中国人并一度引起政府的恐慌。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知识界对其方式的质疑,比如她把美国式的页层岩油气开发作为唯一的解决方式,然后要求放开国家垄断的石油工业,让民营企业进入竞争。柴静的纪录片用市场加民主的方式调动了中国的民粹主义,看似民主其实却是在呼喊新自由主义的私有化。随着讨论深入,中国人也看到了中产阶级最焦虑的环境问题在中国政治经济生态中的复杂性,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中产阶级的肺对无产阶级的胃”,即掌握媒体和网络话语权的中产阶级丝毫不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却要求城市拆迁工厂、农村改变耕作方式。
3. “陈箴:不用去纽约巴黎,生活同样国际化”,外滩美术馆,上海,2015年5月30日-10月7日
陈箴在去世前的最后10年,经常往返于上海和巴黎之间。上海是艺术家的文化根基,而巴黎则是他言说的地方。作为冷战结束后,面对全球化的第一代海外华人艺术家,跨文化和当代议题一直是陈箴的关注所在,但是这些言说的上下文往往在中国以外的地方展开。当陈箴2000年去世的时候,中国已经无法挽回地成为直接全球化的一部分,但是这些作品似乎一直鲜有机会在中国展出。今天在上海这个激发了这些作品产生的地方,当我们试图重构陈箴的主要创作轨迹时,可以清晰看到艺术家对周遭环境变化所持有的独特观点,对比上海成为全新国际城市过程中所产生的系列变化,我们不得不惊诧于艺术家的特殊敏感。
4. “土尾世界—抵抗的转喻和中华国家想象”,Para Site艺术空间,香港,2015年3月6日-5月17日
作为香港Para Site搬到新空间以后的第一个展览,“土尾世界”的英文标题“百年耻辱”戏仿了富有社会主义色彩的中国近代史描述中的民族主义话语,但是其内容呈现的却是华人艺术家对于政治抗议、社会介入这些议题的不同表达形式。展览囊括了中国、香港、台湾以及不同地方艺术家的表述,从而成功地彻底解构了弥漫在当代华人世界的各种意识形态或政治运动中所隐含的各种单一的新旧民族主义叙事。结合香港那场消失得毫无痕迹的雨伞运动,这个展览或许是对知识分子抗命精神及其局限的一次最深刻反思。
5. 伊万·格鲁巴诺夫(Ivan Grubanov),“联合死亡国”,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塞尔维亚馆,2015年5月9日-11月22日
作为一个缅怀历史的方案,伊万·格鲁巴诺夫在展厅中记录了所有在20世纪消失的的国家,然后用他们带有国旗颜色的彩布在地面上擦出斑驳的痕迹,一切犹如战场或者争斗结束后的遗迹。
权力更迭的最极端形式无非就是国家消亡。国家消亡了,这个国家的人和声音去了什么地方呢?除了人们常读到的肃穆悲怆,这件作品在威尼斯双年展各色国家馆及其历史的上下文关系中,似乎更有一层质疑双年展国家主义叙事的尖锐指涉:国家的艺术是何以被呈现和被代表的呢?消失的国家的艺术又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6. 艾格尼丝·马丁(Agnes Martin)个展,泰特现代美术馆,伦敦,2015年6月3日-10月11日
在泰特现代美术馆的这个展览确实给了我们不小的震撼,作为极少主义为数不多的女性艺术家,艾格尼丝不停地在画着由横竖线组合的格子,或者为这些格子填上颜色。长久以来,她的作品给人的印象就是关于空间、结构、媒介;但是当你置身于展厅中时,你仿佛能看到艺术家长时间的劳作、延续与停顿,呼吸、喜悦、欢乐或者有时也有漠然。特别是当所有这些被放在一个“一生”的时间维度里时,它给人带来的感动和震撼的强度就进一步增大。这是些可以安慰灵魂的作品,但是的确需要用一辈子来展开。
7. 侯孝贤,《聂隐娘》,2015年8月
《聂隐娘》这部电影,从唐代一个不足千字的唐代传奇小说改编成一部百余分钟的电影本身就是传奇。作品呈现的晚唐时期的政权更迭与期间人性的纠结。在中国民族主义和传统主义的叙述中,汉唐历来是最辉煌的时代,令人向往;但是很少有人像侯孝贤那样真的试图去营造出一个唐代的氛围。他镜头下的唐代虽然血猩神秘,但是却更富有诗意。空镜头扫过田野,山川和柳树,阳光洒在庭院里的苔藓,我们听到风的声音仿佛都带有王维的腔调。
8. “刘韡:白银”,白立方空间,香港,2015年9月17日-2015年10月24日
“白银”是在香港白立方空间刘韡的个展。展览中的作品还是延续了其早期作品中对于书本、廉价金属和废旧材料的使用,但是精神气质却由原来的扩张形态,转向简洁、有力,而能达到这种气质是因为艺术家开始有意使用工业切割的精密来营造纪念碑似的厚重感。在此美学指引下,整个展厅仿佛都笼罩在没有光泽的灰色之中,每个物体都仿佛无言的宇宙中隐藏的黑洞,而游走其中则有被吸走乃至碾碎的不安全感。这个展览显示了中国艺术家那种特别的空间修辞技巧,而这似乎是在和长久以来具象的、象征主义和社会学的传统告别。
9. “小桥东面:耿建翌个展”,OCT当代艺术中心,深圳,2015年9月19日-11月1日
这是耿建翌的一个小个展。20年前,一个算命师傅给他算命把结果写在几张旧稿纸上。时过境迁,稿纸找不到了,他自己也只记得里面提到的“小桥东面”。他把这个小桥东面对应到自己儿时学画的教室,并作为自己追溯人生的起点,也作为这个展览的开始。展厅里布满了模棱两可的“物证”,而整体空间看似一个迷宫,其实观众随时都可以选择进入或者离开。这个展览打动我的是整个展览笼罩在佛教所说的“无常”情绪中,但是却非常克制有度,仿佛一部无声的精神自传。
10. 2015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2015年10月
作为肇始于几个中小国家的贸易协定,因为美国的加入而一下显得重要起来。而协议所有的谈判又是不透明的。我们能知道的就是贸易和政治制度被捆绑在一起,不符合政治要求的国家会被拒之门外,贸易和关税的优惠也就不存在。这个简称TPP的东西非常大地挑动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神经和自信,它被看做是一个为拒绝中国而量身定做的全球化贸易协定。用贸易来消解政治壁垒,达成政治共识固然是全球化的一部分,但是这个过程中消解的不同政治文化叙述却不再让人产生“天下大同”的虚伪幸福感。TPP的讨论让人们想起了15年前WTO的讨论。当时中国知识界几乎是一边倒地拥护WTO,把全球化看做是能拯救中国的良药,而现在则是焦虑、怀疑和不确定。
皮力是香港M+视觉艺术博物馆高级策展人,他的新书《从行动到观念:晚期现代主义艺术理论的转型》于2015年11月由台湾典藏艺术家庭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