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沃特斯/John Waters
1.《奇技男孩》(Butt Boy,泰勒·寇纳克/Tyler Cornack)
这是一部让人惊掉下巴、笑掉大牙而且腹部抽痛的惊悚片,讲的是一个直男父亲在一次直肠科的例行检查后变成一个连环杀手的故事,他还会把他的受害者从屁眼里吸进去,我可没跟你开玩笑。先是一条狗,然后是一个孩子,最后是追查他的警察。结尾的场景发生在父亲的直肠里。啊,他们跟以前弄的不一样了。
2. 《吞咽》(Swallow,卡洛·米拉贝拉-戴维斯/Carlo Mirabella-Davis)
我还能说什么呢?我就是喜欢那些人把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吞进体内的电影。这部心理惊悚片的主角是一个不快乐的已婚妇女,她控制不住地吞食弹球、图钉、电池和各式居家物件;把它们拉出来;再冲洗干净并且像摆放奖章一样在自己家里展示。这部电影是大团圆的结局——流产。行,不说了,看吧。
3. 《狩猎》(The Hunt,克雷格·卓贝/Craig Zobel)
一部搞笑政治剧,描绘了反法西斯运动派和骄傲男孩派之间的内战,现在看起来简直像是一则预言。贝蒂·吉尔平(Betty Gilpin)在一场咆哮的高潮戏中的表演赢得了我的“年度最可悲女演员”投票。
4. 《为何不去死!》(Why Don’t You Just Die!,基里尔·索科洛夫/Kirill Sokolov)
一部血腥的、狂躁的、深受塔伦蒂诺影响的俄罗斯“刑房”家庭复仇喜剧,最适合跟一群同样喝高了、呼大了的观众在挤满了人的电影院里观看。唉,还能有这么一天吗?
5. 《试演》(The Audition,伊娜·韦斯/Ina Weisse)
一部英格玛·伯格曼(Ingmar Bergman)遇上乔安娜·霍格(Joanna Hogg)式的有关执迷、强迫症以及自毁倾向的情节剧,最后的结尾或许有点“坏种”(Bad Seed)式的反转,但剧本非常聪明,它向我们展示了,古典音乐家都是一群疯子,完全可以满足你内心的受虐狂需求。
6. 《鹿皮》(Deerskin,昆汀·杜皮约/Quentin Dupieux)
年度最佳时尚电影。一个男人在一家古董店买了一件流苏夹克,他极度迷恋这件新战衣,下决心把世界上一切想要模仿他这身标志性打扮的人全部杀光。
7. 《人类的呼声》,(The HumanVoice,佩德罗·阿莫多瓦/Pedro Almodóvar)
在这部时长30分钟、服装精美、制作精良、情绪饱满的拟剧式短片里,摄影机充满爱意地追随着蒂尔达·斯文顿(Tilda Swinton),纯粹的电影视觉享受。
8. 《凯利帮的真实历史》(True History of the Kelly Gang,贾斯汀·库泽尔/Justin Kurzel)
一部血淋淋、疯狂、同性恋色彩的历史西部片,描绘了一群逍遥法外的强盗有时穿着女装作案的故事——为了迷惑警察。乔治·麦凯(George MacKay)饰演的强盗头子之惊人、丰沛的表演给了“屠宰”这个词新的含义。
9. 《美国谋杀故事:隔壁那家人》(American Murder: The Family Next Door,珍妮·波普尔韦尔/Jenny Popplewell)
这部纪录片讲述了一个轰动一时的真实犯罪故事,视觉出色,叙事流畅,而且没有装模作样的犯罪场景重现,但让它变得更精彩的一点是,当你发现那个帅哥就是真正的凶手时的那种沮丧。
10. 平手:《芝加哥七君子审判》(The Trial of the Chicago 7,艾伦·索金/Aaron Sorkin)和《红树林》(Mangrove,史蒂夫·麦奎因/Steve McQueen)
可以把这两部反映真实生活里藐视法庭的纪录-戏剧电影视作彼此的分身来观看。第一部回到了1969年,那时候的美国白人激进分子还不失幽默感,并且把幽默感用作了喜剧恐怖主义之途,另外一部则一点儿也不好笑,1970年,英国,一群西印度移民拒绝停止游行并且发生暴乱。看完之后,走上街去,拍摄你自己参加抗议被捕的画面。那将会是年度最佳电影。
艾米·陶宾/Amy Taubin
1. 便携、廉价的动态影像镜头
吉加·维尔托夫(Dziga Vertov)认为,动态摄影是一种对抗强权的手段,因此对于民主的社会和文化生活来说极为关键,这一观点在1960年代得到了充分的证明,电影人们组成了手持16毫米摄影机和模拟信号录像机的“军队”,发起抵抗。这个传统在今天无数的非虚构作品中也得到了体现——它们以小型摄影机或者手机摄像头拍摄——今年有两部极为出色,那就是嘉瑞特·布拉德利(Garrett Bradley)的《时间》(Time),讲述了行动主义者福克斯·瑞奇(Fox Rich)的故事,素材大部分来自她为了争取她丈夫释放而进行的长达二十年的录像记录,另一部是大卫·杜佛兰的《垄断暴力》(The Monopoly of Violence),是对长达八个月的法国黄背心运动的影像记录和辩证分析。此外,今年最有力度的素材并不是出自艺术家之手,而是来自如达内拉·弗雷泽(Darnella Frazier)这样的普通市民的手机,他们通过将自己的镜头转向不公正的举动,从而推动我们以前所未有的规模集结起来对抗政府暴力。
2. 《我可以毁掉你》(I May Destroy You,米凯拉·科尔/Michaela Coel)
这部十二集剧集极富才华的加纳裔英国创作者、明星和制作人科尔是全球最具解放性的力量——并不仅仅是因为她展示给我们的关于性创伤和性同意的复杂观点,更是因为她在对自我的呈现中表现出的那种去你妈的性别的态度。
3. 《未知时间的爱》(Preparations to Be Together For An Unknown Period of Time,莉莉·霍瓦特/Lili Horvát)
霍瓦特对于一见钟情后发生的故事多层次、时而令人发笑的探索让人不得不联想到《迷魂记》(Vertigo),但故事的女主角,一位出色的脑科医生,却穿越种种似曾相识的场景和舒伯特乐曲,发现自己位于事件的核心——意识本身的谜题。
4. 《时间》和《美国》(America,嘉瑞特·布拉德利)
《时间》是一部日记式纪录片,《美国》则是一件多频道影像装置;这两件作品都体现了布拉德利使黑人影像资料变得可见的努力,无论那是真实的还是想象的。
5. 《贡达》(Gunda,维克多·科萨科夫斯基/Victor Kossakovsk)
电影描绘了对与影片同名、不起眼又不爱出风头的母猪贡达生下十一只小猪并且尽心抚养它们的故事。科萨科夫斯基使用的远程控制摄影机给予了贡达最大的关怀,但却在她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辜负了她。热爱培根的人们啊,下次下刀的时候请想到贡达吧。
6.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伊丽莎·希特曼/Eliza Hittman)
一个女孩需要流产,走上了一条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旅程。
7. 《特斯拉》(Tesla,米歇尔·阿米瑞亚德/Michael Almereyda)
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极富远见的物理学家,他发明的交流电设备至今仍在照亮我们的生活,这部光芒四射、不循常规的传记电影配得上这位伟大的人物。
8. 《大卫·伯恩的美国乌托邦》(David Byrne's American Utopia,斯派克·李/Spike Lee)
在摄影师艾伦·库拉斯(Ellen Kuras)的协助下,李把大卫·伯恩绝妙的极少主义舞台变成了同样令人兴奋的电影。
9. 《誓血五人组》(Da 5 Bloods,斯派克·李)
不是因为整部电影——其中好坏掺半,而是因为其中的一个场景里,德尔罗伊·林多(Delroy Lindo)扮演的将死的越战老兵遇到了查德维克·博斯曼(Chadwick Boseman)扮演的给予他救赎的鬼魂。
10. 《垄断暴力》(大卫·杜佛兰),《MLK/FBI》(山姆·波拉德/Sam Pollard),《集体》(Collective,亚历山大纳瑙/Alexander Nanau)和《编码偏见》(Coded Bias,沙里尼·坎塔亚)
对权力滥用之必不可少的探究型纪录片。
詹姆斯·匡特/James Quandt
疫情封锁期间我看了大概几百部片子,其中大部分都是在标准频道(Criterion Channel)或者Kanopy上看的,所以我的疫情十佳都来自策划精良的2020纽约电影节。
1. 《逃走的女人》(The Woman Who Ran,洪尚秀)
洪尚秀轻快、田园牧歌式的社会喜剧包含了数段貌似雷同的谈话,这些谈话无一例外地被邻里争执、夫妻不合以及最重要的——存在之苦侵扰。
2. 《日子》(蔡明亮)
蔡明亮用他最常用的桥段(比如撒尿)组织成了这部充满忧郁和毫无保留的伤感之情的电影,描绘了肉体的忍耐和对爱情的向往。
3. 《发现的那一年》(The Year of The Discovery,路易斯·洛佩斯·卡拉斯科/Luis López Carrasco)
洛佩斯·卡拉斯科的这部作品体量巨大,令人动容,影片是对西班牙城市卡塔赫納军事历史的多线索挖掘,尤其集中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和塞维亚世界博览会举办的那一年,影片是对一个现代、先进的西班牙这类新自由主义神话的一次反驳,对于很多工人来说,“世界将你吞食。”这部长达200分钟的分屏电影是用老式Hi8录影机在一家烟雾缭绕的酒吧拍摄的,这与吉安弗兰科·罗西(Gianfranco Rosi)在《夜曲》(Notturno)中使用的美学形式截然相反。
4. 《小武》(贾樟柯)
或许贾樟柯1997年的这部讲述汾阳小偷的电影是今年最重要的修复电影,此前只有非常糟糕的版本。
5. 《歌剧院之夜》(A Night At The Opera,谢尔盖·洛兹尼察/Sergei Loznitsa)
继2019年色彩纷呈的《国家葬礼》(State Funeral)之后,洛兹尼察用他的档案“戏法”为1950、60年代巴黎歌剧院充满了演员、贵族、国家元首和外国皇室的黑白影像增添了神采,他灵活地把许多“歌剧院之夜”融合为一个夜晚,如此一来,玛丽亚·卡拉斯(Maria Callas)既是演员又是观众。
6. 《垄断暴力》(大卫·杜佛兰)
杜佛兰这部深入黄背心运动期间法国警察暴力的电影与其具有理论化倾向的法式自嘲相融合。
7. 《马尔姆克罗格庄园》(Malmkrog,克利斯提·普优/Cristi Puiu)
普优可谓罗马尼亚新电影(现在已经不新了)的领军人物,他在这部充斥着大量不间断闲谈的时代剧中重访了自己的短片经典《欧洲的光谱》(Das Spektrum Europas)中的议题——影片时而令人疲惫、愤怒,时而令人欣喜。
8. 《夜曲》(吉安弗兰科·罗西)
充分体现了围绕着记录他人的灾难的伦理困境,一方面是中东受到战争创伤的平民,一方面是对几何、明暗和仪式性运动充满艺术性与神秘感的迷人研究。
9. 《受幽灵诅咒》(While Cursed By Specters,布拉克·赛维克/Burak Çevik)
如同让-马里·斯特劳布(Jean-Marie Straub)通过对自己早期作品的重访来创作新的作品,赛维克回到了斯特劳布和达尼埃尔·于伊耶(Danièle Huillet)的《阶级关系》(Class Relations,1984)的场景,试图在质朴的图像中找到新的变化。
10. 《贡达》(维克多·科萨科夫斯基)
这部近距离描绘一头母猪和它的小猪的电影是继米开朗基罗·弗兰马汀诺(Michelangelo Frammartino)的《四次》(Le quattro volte,2010)以来最好的动物片。
译/ 郭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