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SLANT

董冰峰:年度最佳电影

Lucien Castaing-Taylor,Verena Paravel,《Leviathan》,2012,彩色,有声,87分钟.

去影院看电影,或看喜欢的电影,这一项再普通不过的娱乐活动,至今在中国内地的日常生活和文化生活中仍然步履维艰,困难重重。主要原因,国家管、控太多。无论是早年的“政治挂帅”,还是近二十年的唯市场取向,都使得内地的电影创作和电影生态异常畸形,难有稳定的和高质、量的发展。

2013年度,除去个人工作中对“独立电影”、艺术家电影和影像艺术展览的关注和整理之外,影院观影的经验其实乏善可陈。但如以2013年度游走国内外工作关系之余的一些影院经历,还是可以勉强整理出一些有意义或有价值的旧、新作品来,以为兴趣者讨论。

安杰依·瓦伊达 -《大理石人》

1月,台北光点。

几年前,曾经偶然机会在北京电影学院标放蹭过半部瓦伊达的电影,记得是《福地》(1974),巨大银幕,放的是胶片还是磁带没有核实,但声画效果足够,印象深刻。1月台北公务,适逢台北举办“瓦伊达回顾展”,没有错过。

因时间原因,只能选择一部,恰好是《大理石人》。瓦伊达是“波兰学派”核心,评论多称其为“半部波兰影史”,实不为过。影片《大理石人》描写的是1970年代的一位略显神经质的、初出茅庐的女导演,查访、拍摄1950年代“共产主义波兰”时期的传奇人物、一位工人英雄的过程。

拍摄此片前后,适逢波兰政治“松动”,瓦伊达抓住契机,挑战题材禁区,来质疑和批评“共产主义波兰”的政治上的虚伪,希冀引发社会讨论和变革。影片中反复使用了历史新闻片的素材,和带有“真实电影”风格的手提拍摄,使得影片论辩严密 ,视觉效果节奏十足 ,从而完美完成意识形态颠覆之本意。
Andrzej Wajda,《Czlowiek z marmuru》,1977,彩色,有声,160分钟。

让-吕克·戈达尔 -《精疲力尽》

2月,赫尔辛基。

回看我的观影经历,可以分为“戈达尔前”和“戈达尔后”,以2000年首次完整看到戈达尔的成名作《精疲力尽》为例。但当年仅仅看到录影带就彻底转变,十多年后在赫尔辛基,才有机会正式观摩到胶片。

《精疲力尽》是在赫尔辛基电影资料馆的例行的每月经典回顾的节目,本月除去戈达尔,小津、黑泽明和众多欧洲导演的名作也都在此列,但《精疲力尽》对我意义非凡,能够赶上放映日期,的确意外之喜,以至后来整个观影过程一直处在恍惚状态。

《精疲力尽》是“法国新浪潮”的名作之一,也是戈达尔的首部长片。在这之前,他已经研究电影达十年之久。但同样,《精疲力尽》也是一部“没有任何规则”可循的电影,其中巴黎真实场景的拍摄和大量激进的剪辑处理都为后来者传诵。传说归传说,书本归书本,真实的效果是,把所有的经验和常识放大十倍,也不足影片巨大银幕带来的视觉震撼,大量镜头、镜头切换/剪辑的细节处理尤其清晰、强烈,而胶片保存状态之良好有如新作,谁说机械复制时代后的作品就没有了“灵光”。
Jean-Luc Godard,《À bout de souffle》,1960,黑白,有声,90分钟。

大岛渚 - 《仪式》

5月,高雄电影资料馆。

2013年初,日本导演大岛渚去世,“日本新浪潮”由此终结。话有些夸张,但大岛渚对“日本新浪潮”的创始和推动所承担的角色尤其重要和突出。高雄电影资料馆“克服万难”,大岛渚去世后不久就能火速策划组织“大岛渚·感官物语”回顾展,而且回顾展片单中居然就有当年获《电影旬报》十佳头名的《仪式》,也是个人非常偏爱的大岛渚的电影之一,太机缘巧合。

就个人经验而言,《仪式》也是大岛渚的电影作品中主题和结构最为复杂、晦涩的一部。电影制作的1971年,适逢反体制学运的低潮,战后民主主义也日显颓势,由此在《仪式》中展开的、对近25年的一个日本家族史(精神史)的剖析也符合当时时代意涵。

影片中的各色人物,主人公“满洲男”、共产党阿勇、右翼阿忠、战犯阿进、私生子(后自杀)辉道,还有那位至高无上的好色家长:祖父一臣,极具战中、战后日本社会写照。而大岛渚惯常的对性的“残酷”揭露和隐射也在《仪式》中可以说表现的淋漓尽致。日本电影史学家岩崎昶,在《日本电影史》中认为战后的日本电影,是一个“反动和省悟”并重的时代。 《仪式》中深刻的历史批判、省悟与激进影像的构建,或许正符合岩崎的这一主题论点吧。
大岛渚,《儀式》,1971,彩色,有声,123分钟。

吕西安·卡斯坦因-泰勒/维瑞娜·帕拉韦尔 -《利维坦》

5月,光点华山。

电影史的“长度”也可以说就是纪录片史的“长度”。最近二十年中国的独立纪录片或者说1980年代的中国电视纪录片,作为记录和推进中国社会的文化、政治发展(长期)的作用不可估量。而最近十年,中国的独立纪录片更是迅猛发展,无论题材的发掘、美学的明确或更为重要的社会“介入”等层面的努力,贡献突出。但相反,公共层面的主流电视台和影院,可以播放的纪录片数量其实都非常有限,尤其后者。或可以说,纪录片在中国的电影市场/票房,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近几年,无论民间影展、大学和一些官方的学术机构,也对纪录片、纪录片历史及理论的关注和整理也越来越多。而中国纪录片与国际影展(理论界)的交流也日益呈现丰富和多元化趋势。《利维坦》就是去年始横扫各大国际(纪录片)影展、好评如潮的一部纪录片,也因为其突出的实验精神与美学创新,包括极大拓展纪录片创作的边界及可能的方向,提供了令人赞叹的案例。当然,理想的建议是在影院观摩。

但对于中国内地,纪录片和“实验纪录片”的创作和研究,仍然是一个新课题,尤其将这个工作,放置在急速发展的中国社会及其问题的现场中,是记录还是“实验”的矛盾和意义或许时刻隐、现,但值得严肃对待。
Lucien Castaing-Taylor,Verena Paravel,《Leviathan》,2012,彩色,有声,87分钟。

阿方索·卡隆 -《地心引力》

11月,北京某imax影院。

《地心引力》是今年不多的几次内地影院经验之一。

如果说《地心引力》前面近95%时长的“太空漂移”的视觉、感官描写,只是为了烘托后面5%时长的“落地”、回归的现实的重要意义的话,那影片主题所可能、或许阐发的涵义就被好莱坞通常的“happy ending”公式所彻底摧毁,变得毫不足道。当然,要和库布里克那部伟大的、1968年制作的《2001太空漫游》相提并论,也更是十万八千里了。

影片的全部卖点和重点,即在于特效。如果说影片是借助当下最为先进的摄制和后期技术,也包括对影院观看的观众的视、知觉的最大可能的拓展(消费)的话,那影片至少及格。但如果在消费之余,可能就影片美学及其可能潜藏的政治意涵进行讨论的话(也比如对这位墨西哥导演前面的作品留有好印象的话),就非常的有限了,也是这部(商业)影片的最大遗憾和不足。至于影片中所描写的“天宫”和“神舟”等迎合中国观众/票房等元素的努力和策划,也更显画蛇添足。绝对反面教材。
Alfonso Cuarón,《Gravity》,2013,彩色,有声,91分钟。

董冰峰:策展人,制作人。

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