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赖德

  • 打水漂

    儿童游戏和战争有什么共同点?它们的本质都是无中生有。它们仰赖于想象力,却在虚无主义旁逸的分杈上,如同花开两朵,创造性和毁灭性各表一枝。从1999年至今,弗朗西斯·艾利斯(Francis Alÿs)走访了超过十五个国家,拍摄孩子们玩游戏的场景,创作了持续影像系列作品《儿童游戏》(Children's Games)[1]。在他的最新展览“打水漂”(Ricochets)[2]中,儿童游戏作为一种充满张力的世界化(worlding)实践,与各自不同的地缘背景构成了一组对倒叙事,成为展览批判性思考的两条明暗路径。

    在伦敦巴比肯中心的下层展厅里,《儿童游戏》被投映在近三十块大小不一、高低错落的荧幕上。展览没有固定的参观路线和作品顺序,观众可以坐在现场提供的升降滑轮椅上,随意穿梭、停驻。我和朋友在现场便是这样,从一块荧幕滑行到另一块面前,从2012年在墨西哥市玩着《抢凳子》(#12 Musical Chairs)的小孩身边,滑去2020年的香港街头,和一位穿着校服、戴着口罩的女孩一起《不要踩到线》(#23 Step on a Crack)。在公共层面上,展览的游戏意图还不止于滑轮椅。除了三场开放给学校班级的工作坊以外,九岁以下的儿童可以免费观展,每周一和周四的固定时间内观众还可以自定票价。但或许儿童游戏对于伦敦有板有眼的(大人)观众而言还是太无法无天了。当我们一进入展厅,工作人员就上前提醒:“这些影像作品会很响很吵,我强烈建议你戴上我们免费提供的降噪耳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