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漂移
胶合板、防护网、水泥砖、叉车木托盘、彩条遮雨布……重庆工作研究所(简称重工所)在长征独立空间的展览现场就像工地。策展人石青有意如此设置,当然不仅仅是对重庆城市情境的提示,也是对身体在场的召唤。观众不得不迂回、绕行在高低错落的“搭建”中,与作品和他人相遇,有时甚至必须经过只容一人的通道。略嫌刺眼的、似乎街头广告专属的、不同颜色的灯带,穿透阳光板,感染现场每个人,谁都不能全然置身事外。
一体化的展陈设计里散布着重庆工作研究所各个成员创作或合作的12件影像作品。这个由鲍大宸,董勋,李波,吴剑平,余果和石青,姚梦溪等于2018年创建的艺术家群体组织并不严密,其结构松散的流动性如同这些临时又脆弱的展陈材料,同时也在部分展出作品中有直接的呼应。比如杨光影的《重庆盗链》(2019)和李波的《分离术》(2020)分别借助小商贩和棒棒(挑夫)与“有关部门”协商开辟的朝天门临时通道,以及嘉陵江大桥下被铁栅栏围堵的民间信仰场所,对弱抵抗性做出了思辨审视:面对强力架构和规划操控,艺术家将镜头对准了草根创构和自我把控。在鲍大宸、董勋、吴剑平的《山城防御体系》(2021)中,“据山凭水、台地联动”的巴蜀古战场遗址被重新评估:加速的空间生产中如何保存多维与多义的“卡卡角角”(西南方言,意为角落),进而提出一份立体城市的行动指南?毕竟,“最激烈的交锋是我们的日常生活”(董勋+吴剑平)。
奇幻景观、复杂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