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鸿飞(Robin Peckham)

  • 尉洪磊:燕子世纪

    尉洪磊构建作品的方法类似柏拉图式的普遍概念:他居住的房子、消费的大众媒体、研究的艺术史都被压扁展开到一个形式与理念的平面上,最终汇集为一种创作实践。

    也许,总体而言,所有艺术家都这么做,但我们很少看到谁的工作能有如此轻松的智力上的纯粹。此次展览令人耳目一新的地方在于它没有任何目的声明,观众可以尽兴猜测雕塑与其看似无厘头的题目之间的语义联系。尉洪磊将十一件雕塑置于尺寸相同的十一个水蓝绿的基座上,以此更好地表明每件作品说的都是总体上的构成原理。他让过程生产意义,比如在《大象》(2016)中,一对漫画式细长的铜质鸟腿跟竹节融为一体,这一简单的视觉韵律据说是艺术家在寻找加长鸟腿的方法时偶然浮现的。

    新作《在路上》(2016)延续了他之前的录像作品《散步》(2014)中对艺术史的挪用,这一次原材料只有一个:劳伦斯·维纳(Lawrence Weiner)的文本作品。维纳光秃秃的构图被重叠在各种以汽车为主题的影像片段上,制造出一种探索荒凉原始世界的诡异的未来主义效果—一段穿越象征物废墟的公路之旅,就像观众置身于此次展览中的身体体验。

  • 曹斐

    浦东美术馆

    在过去的二十几年里,任何关心全球城市未来发展的人都应该了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如今中国房地产开发的经济引擎首次熄火,那些定义了这种生活方式的文化技术——社交视频、移动支付、监控、零工经济、征地权、沉浸式体验——才开始真正遍布全球。作为这一领域的桂冠艺术家,曹斐的个展“潮汐宙合”将历史性的未来想象和现下的另类现实无缝连接在一起,不啻为一场加冕仪式。在此次展览上,策展人南希·斯佩克特(Nancy Spector)、谭雪、杨北辰以及空间设计团队Beau Architects将大量影像和文档置入半透明的盒状空间,使影像和声音相互渗透交融。

    展览最终呈现的,是一段交缠了劳动、技术和文化的元历史叙述。开篇是1950至70年代由苏联和德国技术主导的北京国营电子厂的复古未来主义:《HX》(2015-24)展出了一座社会主义时期电影院(曹斐的工作室曾设立于此)相关的文献材料;科幻剧情片《新星》(2019)涉及了时间旅行实验;此外还有2020年的虚拟现实作品《永不消逝的电波》。接着,展览进入到199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私有化后的青春勃发和城市化进程中:除了2003年拍摄于广州一处城中村的纪录片《三元里》,2004年的《角色》用照片和录像呈现了cosplay亚文化爱好者;在2003至2024年的“嘻哈计划”中,艺术家记录了自身所处不同环境里的嘻哈文化;而2006年的《谁的乌托邦》则是一部艺术家在灯具工厂驻留期间与流水线工人共同合作的真挚影片。随后是2000年代线上社交网络和阶级理想:20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