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h Citron

  • 所见所闻 DIARY 2017.01.01

    万能的瞳孔

    “是的,这是个星期一。”第三届科钦-穆泽里斯双年展充满戏谑口气的邀请函上这样写道。“这意味着完美一周的开始。”然而就在12月12日的开幕之前几天,印度艺术圈大家庭已经陆续抵达孟买,参加德里静物画画廊(Gallery Nature Morte)举办的苏博德·古普塔(Subodh Gupta)超大型个展——他已经有差不多十年没在这座城市举办过个展了——以及戴雅妮塔·辛格(Dayanita Singh)在孟买城市博物馆(Bhau Daji Lad Museum)的精彩展览,展览中包括了她的摄影作品以及那些装在书、盒子和旅行箱里的移动博物馆。

    周日的时候,孟买-科钦航线已经变得异常繁忙,把艺术圈里的众人运到喀拉拉(Kerala),此时艺术家-策展人苏达山·薛堤(Sudarshan Shetty)策划的展览还没有全部完成。画廊家Shireen Gandhy、Ursula Krinzinger、Prateek和Priyanka Raja夫妇以及Atsuko Ninagawa都在其中,此外还有艺术家古普塔、Jitish和Reena Kallat夫妇,Vivan Sundaram以及理论家Geeta Kapur。跟前两届双年展一样,大量作品在开幕第一周的时候尚未展出。这对远道而来的客人来说有点郁闷,然而乐观主义者却更乐意把这看作一个见证展览逐步成型的机会。薛堤召集了来自31个国家的97位艺术家的作品,展览主题定为“在瞳孔中形成”

  • 瑞珊•赛德个展

    出生于巴基斯坦拉合尔市的艺术家瑞珊•赛德(Risham Syed)在美国的首次个展《休息的是历史》所呈现的风景画既有维多利亚的遗韵,也折射出当代的暴力。该展览上的绘画作品被置于一个戏剧化的场景之中,并且以特殊的方式悬挂,这些作品引发了观众对于殖民历史和价值冲突对于当今巴基斯坦经验的影响。例如,在作品《大理石壁炉》(The Marble Hearth, 2010)中,一个复古式的壁炉被画着火光的画点燃,一道亮光从中穿梭而出。再如,《垫子》(Cushion,2010)中。这是一件沙龙风格的装置,其中包括精工细制的框子、艺术史的符号,以及一件缝制的图像:爆炸后腾起的烟火越来越高,遥不可及。

    她的其他作品则讽喻了拉合尔市被英国殖民的历史。其中包括《印第安人看风景》(Indians Viewing the Landscape, 2010),这幅画是19世纪托马斯•科尔(Thomas Cole)作品的重新演绎,科尔的作品表现了两个原住民正在看着一片田园景色。而她的作品则正好挂在观众的视频线的位置,前面放着的两把精致的椅子则代喻了科尔画中的两个观者。出生于英国的哈德逊河画派的科尔和当前在纽约展出的这幅作品构成了美国、英国以及殖民历史之间的某种复杂的关系。她的作品唤起了人们对于以往被忽略的维多利亚历史和南亚穆斯林文化之间的关系的重视,并提供了一个视角,呈现了今日巴基斯坦的过去与当前的复杂问题。

  • 难陀婆薮(Nandalal Bose)在费城美术馆的展览

    近年来,随着印度艺术在世界舞台上的华丽亮相,南亚现当代作品的各种调查展不断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举行——不过都只是对该地区历史的概要式总结。相比之下,“印度韵律:难陀婆薮(Nandalal Bose,1882-1966)的艺术”把目光集中在一名艺术家身上,对他的生平和职业轨迹进行了一次详尽优雅的考察。同时,这次婆薮回顾展——印度现代艺术之“父”在北美的首届全面回顾展——也让观众切身感受到二十世纪印度艺术多变的特点如何反映了这个国家走向独立(1947年)的重要历程。这场展览由圣地亚哥美术馆的Sonya Rhie Quintanilla组织策划,后来又被Darielle Mason引进费城美术馆。通过系统展示婆薮范围广泛的风格实验以及他对传统和现代性的诗意融合,《印度韵律》的确突出强调了那些至今仍在影响着印度艺术家创作的趋向和问题。

    展览按时间顺序大致分为六部分,起点是1905年的斯瓦得希反殖民运动(Swadeshi,意为本土的,强调自力更生,提倡使用国货,抵制洋货)。当时,加尔各答的知识分子主张通过自力更生和本土主义统一印度;艺术变成了民族运动的一种政治工具,婆薮等斯瓦得希艺术家(加上目光远大的老师阿巴宁德罗纳特•泰戈尔和婆薮的同学Asit Kumar Haldar)开始尝试接受代表新的国族身份的绘画主题,以重塑印度艺术。于是,这些艺术家纷纷摒弃油画和欧洲写实主义,而回到印度传统艺术史上的经典,特别是莫卧儿细密画和阿旃陀古壁画。后者于十九世纪被人们重新发现并奉为印度文化巅峰的代表。婆薮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沙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