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泺颖

  • 既然我的爱已耗尽(影像-剧目)

    当罗兰·巴特在《恋人絮语》中试图就“恋人就是艺术家”展开陈述,他指出二者的紧密联系在于他们并非将“情景”视为形式,而是体验为一种力的东西,是物自身。尽管曾下过“占星术就是小资产阶层的文学”这样略带嘲弄的结论,巴特的上述阐释意外与占星学中的天秤座重合:作为黄道十二宫唯一由无机物象征的星座,天秤座的两大原型正是“恋人”和“艺术家”——天秤感知与平衡“力”在两端的精微变化,而后抵达平静与美。

    将展场转化为“情景”,让观者于其中体验“力”的作用,或正是策展人张耀南(Eugene Yiu Nam Cheung)在群展“既然我的爱已耗尽(影像-剧目)”中的意图之一。在长篇策展文字中,策展人成为了巴特笔下的“艺术家/恋人”,富于联想和热情,但措辞谨慎,乃至稍显犹豫。张耀南扮演“秤”的角色,居于力线的中心,试图平衡展览有可能触发的对立面向:在“既然我的爱已耗尽”上意见相左的文本《恋人絮语》与《鬼影》如何关联萦绕并启发策展思考;艺术家作为历史的“情人”,如何在创作中处理历史的诱惑性与内在暴力;文学理论与当代艺术的结合,是策展的专制,还是释放语言领域外的空间化潜力。

    入口处,观众可经由马琳·卡尔松(Maren Karlson)的画作想象一则邪典故事:耳朵、眼睛等器官从人体中独立出来,演化成半身体、半机械的畸形物,封印、流淌在灰黄色的抽象空间内。展览最后,山姆·利普(S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