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史:链接页面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最近的一次名为《论互联网自由》的演讲中讲到,因特网在当前已经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她还稍稍影射了中国:“有些国家,为了不让他们的人民接触到世界的网络,专门筑起了电子障碍。”而美国则主张“所有人都可以平等地获取知识和想法的因特网。”虽然电脑的网络技术来自于军事科研领域,但是对于90年代初的用户来说,有关国际互联网资源的这些冷战式的辞藻却是闻所未闻。那个时候的因特网和现在的截然不同,当时的因特网属于那些温文尔雅的电脑科学教授、富有冒险精神的自由编码员和那些家庭产业,他们只是通过因特网向大家问候“欢迎来到我的主页”。总之,这不是两个超级大国兵戎相见的地方。但因特网是如何变成现在这样的呢?
1995年,艺术家舒利金(Alexei Shulgin)创建了“Bla-Bla Sites”。这个网站只是一个简单的HTML页面,布满了超级链接。每个链接都引向了另外的页面,在那些页面上满篇都是BLA BLA BLA BLA或者BLAH BLAH BLAH(等等),而且这些“等等”的长度和样式各不相同。这些页面并不是艺术家自己创建的,而是从当时(1995年)的因特网的汪洋大海中钓来的一部分“鱼”。之所以说“在当时”,是因为虽然这个网现在还在,但是当时的那些超级链接却已经基本消失了。因此,更确切地说,这个网站是一次涉及到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行为,姑且称其为《1995及其之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