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铨

  • 所见所闻 DIARY 2008.11.15

    和“生活”凑在一起

    从广州的赤岗菜市场二楼到北京永安里建外SOHO西区的地下一层,维他命空间(Vitamin Creative Space)给人的感觉总是大隐隐于市。对于习惯混迹于北京艺术圈的人来说,可能不屑于CBD这个以商业区域聚散来来突出主流的概念,因此位于CBD的建外SOHO就成了一个主流和边缘暧昧不清的地方。

    胡昉/张巍,维他命主持人,好比中国的Matthew/Amanda。因为汉语言文学出身,胡昉对文本、出版的兴趣使维他命也沾上了文艺气。维他命参加Frieze,做录像展映不奇怪,参加纽约书展就显得有些别具一格。11月8日,维他命在北京的Open Show以“店”的概念呈现,相比当天PKM、Boers-Li、麦勒三大画廊在蒙古餐厅里的联合狂欢,显得异常精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同样是社交场,却大大剥落了觥筹交错的腐败气,甚至连参展艺术家都到场不多:段建宇正如他所绘小说中的人物一样在外旅行;徐坦也继续在欧洲当着校长……真是除了艺术家少什么人都不少。这个可以被称为眼下北京最不随大流的圈子聚会。这没有主流的讨论话题——经济危机,没有可供媒体挖八卦的艺术大佬,更没有选择艺术圈固定聚会站亿多瑞……或许我们可以说,维他命始终就是边缘着的——这是个有趣的悖论:在中国有着最深厚积淀的消费社会里,广东的当代艺术一直处于既尴尬又暗自得意的境地:越被国内主流圈子边缘化,却越有被国际主流所接纳的机会。维他命的活动大多在国外——典型的墙内开花墙外香的范儿——往往将出版、视觉呈现等等形式结合起来,开放地去做一个项目。在人们朝着北京各个艺术圈子扎猛子的时候,上海急于修建自己的机场,广东艺术家则由侯瀚如的全球化理论引擎发动着广东快车奔向威尼斯奔向巴塞尔。

  • 蔡国强:我想要相信

    蔡国强回顾展所提供的丰富资料(创作作品、收藏的作品以及文献),清晰地呈现了他和西方当代艺术的权力系统,以及和国内文化权力系统三者相互作用的关系。构成蔡国强二十多年来创作的也正是这样一个三方角力同时又三方合力的变动过程。

    这次展览是古根海姆的全球巡回展览项目之一,从90年代初到现在,西方各大主要当代艺术机构,都在展览上不同程度地实践着文化游牧主义的构想。以传统绘画和现代绘画为主要价值支撑的国内文化权力系统需要稳固其在中国社会的合法性,因此对于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到当代艺术无法熟视无睹——尽管这种影响几乎是由市场价格虚高造成的。正是这样的大背景给蔡国强带来了机会。

    展出的文献可以归纳出蔡国强艺术事业的三大策略:“边缘包围中心”(评论界常称之为“农村包围城市”)、“打数量战”(评论界常称之为 “发动群众”、“人海战术”)、 “以东打西,以西打东”。他的作品大多是在实践三大策略。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学术观念,那就是传达了传统绘画的意境——近年创作的爆破绘画仅仅是用火药代替了水墨,点火爆炸代替了披、麻、皴。正如范迪安所说,他“是一位有主体意识的游牧者”。展览中放映的作品录像让人再次感受到其在国外实施的数量惊人的“中国牌”作品,室内室外轰隆隆的爆破声为他带来了国际声誉,并最终从外围突破,回归中国的文化的权力中心——所以他在担任奥运会开幕式视觉特效总监的工作时,可以忍受国家官僚体制的傲慢和霸道。

  • 史金淞新作展

    史金淞展览名为“琰”,从字形结构上即暗示了作品材料与玉、火的关系。

    上个世纪,布朗库西通过放大三维实体材质本身给人带来的视觉感受,解放了在古典学院主义禁锢下的雕塑语言——“琰”并没有超出这样的层次:位于一楼两件的作品与火有关,放置于左侧暗室里的作品是两组改装了排气管的发动机——若干排气管被接在一起且有弯管相连,形态类似人的肠道——两组发动机在一定时间内被启动,尾气朝发红发烫的排气管内猛烈排放、大量淤积,可见少许火焰喷出,发动机的噪音被提升到人体承受的极限;“噪音室”的右侧是“高温室”:工业风扇向一尊里里外外被烧成炭的粗大树干鼓风。它的燃烧产生了超出人们在烧炭取暖情境中所能体会的热度;二楼空空如也的展厅里但见一颗坚硬的“玉质人头”,在机器摇杆装置的摆动控制下实实在在地将墙面砸出了一个圆坑,碰撞声制造出了硬质材料的“场”。这些都清晰地呈现出表现主义的语言生效逻辑。和当代艺术中着力探索语言可能性的创作群体相比,史金淞的创作思路仍然停留在学院式的雕塑语言实践范畴内。

    不管是材料/外壳,还是方案草图,工造技术对其作品的作用不言而喻,史金淞更认为“技进乎道”。但就现场感受而言,这种玄妙的意境显得过于理想化,以至于让人觉得这成了对作品生效的心理暗示;另外,作者不得不面对这样的问题:是否需要自己亲手完成才能证明这种“至道”的技术是属于自己的?技术要“进”到什么程度上才能被称为道?

    史金淞这

  • 任何人都有权拒绝成为吴山专:吴山专个展

    阅读吴山专的作品是有趣的,若要解读则显得异常艰难。其中,一种看似讨巧的方法是:推敲“无”-“物”-“吴”三者的关系。

    此次展览以装置、照片、手稿文本等方式展示了他贯穿20多年的创作生涯,是一次大型回顾展。展览中不太看得出三位策展人依据什么标准安放作品——仅仅是将同一系列的作品搁在了一起。与在空间布展相比,在文本里依据其创作演化的逻辑来展开叙述相对容易。

    几年前,广东一所聚集了众多当代艺术名家的私立大学里,吴受聘给学生上素描课,他把课堂搬到了酒吧,和学生一起吃喝玩乐,和学生谈到唯一有学术味的话题是“内心的自我解放”。这既是他回应校方的一本无字教案,也是布置给学生用一生来完成的课后作业。

    判断一件作品的好坏需要一种标准,长期以来来艺术圈判断作品主流标准(艺术界各个圈子有各个圈子的强势机构,他们的标准往往成为各自圈子内的主流标准)的变换犹如改朝换代。吴山专从根本上质疑“有标准”这样的状态,所以他从解放“物”开始,让物“亏空”,使之成为容器。“容器没有权利拒绝接收和存放”——这是对抗强行赋予意义最智慧的方法。如同他提到的镜子的作用:你给它什么,它就“扔还”给你什么。

    平时,吴会积极看待社会上许多为“艺术家”不屑的物,比如通俗电视剧、春晚小品。因为任何对物的解读都只能呈现一个方面、一种立场,而某种立场的解读(特别是从“艺术”的立场)常常不自觉地获得权威性,剥夺了人们通过其他角度和立场观看物的权利——人们通常把美术馆里杜尚的小便池认定为艺术品,而不把它看作是左右对称的白色陶瓷,这和杜尚解放物本身存在性的用意背道而驰。

  • 所见所闻 DIARY 2008.05.18

    人气园林,娱乐乌托邦[北京]

    这场名为“园林乌托邦”的展览是中国美术馆少有的一次非架上绘画展览,再联想到几个月后从古根海姆移师而来的蔡国强个展。人们已经可以看到这个已建馆四十多年的“老人”在2008“奥运文化项目”中小心翼翼地迈出了新的一步。显而易见,美术馆在从去年“美国艺术三百年”到今年年初“敦煌艺术大展”等邀请展中尝到了甜头,其产生的巨大社会影响力是那些由美术馆藏品构成的展览无法比拟的。但作为中国的国家美术馆,中国美术馆在挑选艺术家方面不可谓不谨慎:一方面拒绝任何带有政治、色情和暴力倾向的作品,另一方面又必须寻找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当代艺术家。长征空间代理艺术家展望的作品多年,且汉雅轩也为其做了长年的市场铺垫,足以具有在国际市场中闪耀光芒的可能,再加上作品又顺利地通过审核,“展馆搭台,长征唱戏”的合作模式就顺

    理成章的诞生了。

    展览展出的作品是展望自1995年以来的创作。这位以不锈钢材料为创作标志的艺术家,从衬衣到鞋,以至展览画册、请柬,无一不体现不锈钢银光闪闪的特点。5月11日中午,在遭遇完一场冷雨的洗礼后,放在美术馆广场和展馆入口的不锈钢假山石更凭添了一分光亮。

    美术馆大厅左侧空间展出的作品是“都市山水-新北京”:将二环以里的北京建筑替换成了大大小小数以万计各类的不锈钢用品:人民英雄纪念碑变成了不锈钢保温茶杯,人民大会堂由三块不锈钢餐盘堆叠而成,蛋形不锈钢餐盖代表了安德鲁的国家大剧院,长安街上行驶的汽车则是由刀叉、汤勺等餐具代替,高楼大厦大多由不锈钢锅垒成……不过说老实话,除了享受到展望本人导览的媒体和艺术圈大佬们,现场观众没多少能把这些不锈钢器具和北京城风貌联系起来。而精心设计的看台,倒有点让人联想到NBA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