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思堰

  • 所见所闻 DIARY 2019.09.11

    策展人的夏天

    华·美术馆的内外温差很大,玻璃墙像长了细细的绒毛。墙外或许是这个夏天最后几场暴雨,可在这个周末来参加两日四场的“策展课”论坛的观众却并不少。两个多月前,华·美术馆邀请崔灿灿作为发起人,挑选37位(组)艺术家的项目和作品作为基础素材策划一个不变的实体展览。这个预先策划的作品展共分为五个单元结构——策展的档案、世界无疆、城市奏鸣曲、大地的尽头和虚构的真实。作品展的部分如同一个锲子,又如同一个样本,在此基础上崔灿灿再邀请八位策展人针对此次展览素材提交展览方案,同时呈现出方案内容和思考轨迹,最后以作品和策展方案双线并行的方式进行呈现,此为之“策展课”。我听见身后一对情侣喁喁细语,“只有图示又怎么知道最终哪个展览效果更好呢?”——果真有观者把方案的汇集当成了一场battle,这不禁让人有点啼笑皆非。

    作为“策展课”的闭幕活动,这次的论坛邀请了十几位身处策展领域内不同位置的艺术工作者作为嘉宾进行分享和对话。第一日的两场主题是“美术馆里的魔术:策展与机构”和“策展在中国:从批评家到策展人”,第二日为“在地行动:策展的语境”和“全球视野:移动的策展”。整个框架像是对当代艺术策展机制进行递进式反思,从艺术系统到系统中的角色,再从角色到行动,几乎面面俱到。但实际上从论坛话题就能看出讨论框架设置得实在太过宏大和野心勃勃,以至于最后嘉宾们只能自行将话题缩小到个人的实践,却又因为时间的限制无法详述或回应具体的项目,令人遗憾。

  • 观点 SLANT 2019.04.19

    共识是参与的终点吗?

    “我没有想到会那么难,真的希望有人能来——”ruangrupa团体成员Farid Rakun对我说道。

    “难?你指的是在这里找到参与者吗?”我问。

    Farid 笑着点点头,“但我有信心:当他们坐下聊起天来,所有问题都不再是问题了。”

    印尼艺术团体ruangrupa和Serrum受到广州非营利艺术机构黄边站和深港双年展“交通站”项目组的邀请,分别派出成员Farid Rakun和JJ Adibrata,在一年前春寒料峭时来到广州和深圳举办分享会和工作坊。寻找当地的合作伙伴,搭建一个无中心、跨地域的艺术合作网络,同时营造相互联合又彼此激发的伙伴关系是ruangrupa工作的重点,而替代式公共教育活动是一个绝佳的切入点。这也是为何Farid和JJ初访深圳就以“知识市集”(Pasar Ilmu)——一个知识和教育的交流工作坊来联结陌生的社区。

    “知识市集”是以非正式课堂上的知识互补学习为目标的交流活动,参与者用自身的知识和经验作为货币,在固定的空间内通过相互倾诉和聆听进行“交易”。每场活动历时一小时,分为六个10分钟交流阶段,召集10-20位不同年龄和社会背景的参与者,交流内容完全由参与者自己决定,但每个人的角色在绝对的“叙述者”和“聆听者”之间转换。于是在深港双年展草埔分展场的一节火车厢里,我们在两条长凳上面对面端坐,使自己进入情境,真诚地看着对面人的眼睛,并支支吾吾的开始介绍自己。一个小时之后,我知道座位对面的初三小姑娘是香港某中学校队女子垒球运动员,感受到了她无法上场时的失落,并成功了解了垒球的比赛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