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唯中

  • 观点 SLANT 2024.06.10

    张照堂(1943-2024)

    张照堂被推崇为台湾战后第一代之中,首位从宣传、沙龙以及报导摄影风格中另辟蹊径的创作者。自1970年代以来,他便不遗余力投身纪录片工作,其开创性的创作不仅推动了当地视觉艺术和电影的发展,也在当时华人的影像生产和观念艺术的圈子中,形成了一股独到的声音。张照堂1943年生于板桥,父亲是医生。青年时期见证了台湾去殖民,经济复苏与身份建构的阶段。经过日本的半世纪殖民统治,国共内战后,大陆移民涌入台湾,张照堂等艺术家在戒严的体制中探索新的表达方式。当现代主义的画家们纷纷借道抽象,摆脱保守的水墨画及日本风的油画之框限,张照堂和他的同侪——包括庄灵、黄华成和陈耀圻——将日常生活视为更激进和真实的创作泉源。在1960年代,他们通过行为表演、移动的展览、出版杂志和实验性摄影及电影,引入了新的美学范式,同时养成了根据台湾特定的状态和感性而成的文化意识。

    影响张照堂的,不仅有外省诗人们糅合超现实主义和存在主义以表达对战乱与压迫引发的心理创伤的创作,还有战后西方和日本的电影、文学、戏剧以及艺术。在这些启发下,张照堂构建了一套观念方法来表达及抒发愤怒、不确定以及断裂的情绪状态。对他而言,要变得“现代”,意味着通过图像锻造新的叙事方法论。张照堂在艺术上的早熟,智识上的叛逆,让他在台北就读台湾大学土木工程本科期间就已有了突破。1962年至1965年间,他在都市工业带边陲,远离监管的荒地,拍摄了一系列自己和朋友的黑白摄影。这批早期作品以明显带有超现实主义风格的变形身体著称,反映了一代人空虚、顿挫的真实感受。而身体与自然之间的张力,也进一步提供了思索的空间。在《板桥1962》这张标志性的自拍肖像照中,远处的风景衬着一个无头的人形剪影,传达出漂泊与反抗之感。通过摆弄相机角度以及自然光的位置,张照堂将摄影变成了社会批评和视觉实验的艺术媒介,由此一跃成为台湾现代主义的核心人物。

  • 观点 SLANT 2015.02.25

    马唯中:2014年度最佳展览

    今年有若干展览聚焦个人关系和社会互动对旅居海外或游走于不同文化间的华裔艺术家创作所带来的影响,同时关注这些侨居海外的艺术实践者日益广泛的灵感来源。

    香港德萨画廊的展览“中国近代绘画先驱在巴黎”(2014年5月14日-6月21日)汇集了1920年代至70年代身在巴黎的中国艺术家的先锋绘画和雕塑作品。尽管早期巴黎华人艺术家圈子里的熟面孔(比如常玉、赵无极、朱德群等)的确令人赞许,但向抽象跨出更为大胆且无所拘束的一步的还要数唐海文的绘画。不过,展览中真正引人注目的还是两幅描绘女性裸体的写实油画。它们分别出自两位更早一辈的艺术家之手:一幅是吴作人创作于1932年的作品(吴后期回到了更为保守的题材),另一幅是潘玉良在1967年创作的作品(她也是展览中唯一一位女性艺术家)。

    台北市立美术馆举办的李元佳回顾展“观·点”(2014年3月8日-6月8日)是首个全面回顾这位极少被讨论的艺术家整个创作生涯的美术馆展览。展览不但表明李元佳可能是台湾重要战后现代艺术团体“东方画会”中最具革新性的成员,同时还将其作品放入更为全球化的语境中展示,审视了李元佳在博洛尼亚(庞图团体, 60年代早期)和伦敦(Signals画廊、里森画廊,1966-68)的前卫艺术圈和画廊圈里的活动,以及他为运营坎布里亚LYC美术馆所作的努力(1972年直至1994年艺术家去世)。以墙面文字形式呈现的李元佳朋友和赞助人的叙述,为观众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由此我们得以一探这位艺术家的作品全貌——从水墨画和雕塑,到参与性和动态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