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伦·法罗基
哈伦·法罗基(Harun Farocki)作为当代德国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其作品一直在电影与当代艺术的交叉地带发生,或者可以说,他是当下以电影媒介介入当代艺术创作中最为成功的典范之一。不久前他在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举办了为期两周的工作坊,我们借此机会邀请其回顾了自己的创作生涯,以及关于电影的思考。
1995年的时候,我被Regis Durant邀请拍摄作品《界面》(Schnittstelle),当时我想,真是太好了,我又得到了一些之前没有的途径。之后我意识到,差不多这成为我可以创作的唯一途径,现在大多数我的创作都是通过艺术空间的。总的来说,很多实验电影从银幕走向艺术空间,不是从电影院的银幕离开,是从一些小俱乐部或者地下的平行放映系统。这是有一些优势的,因为美术馆空间有更多样的观众群,他们对各种话题感兴趣,而不仅仅是对实验电影。就像我周末在北京做讲座的那个区域,798,你能看到来自各种背景的人,不是就那些每次都能看见的固定的熟脸。
在某个意义上,这种处境对我的创作产生了影响。因为在艺术空间中,人们准备着要问他们自己,这里用的是什么样的符码(code)?我得找到它。通常人们去电影院或者电影节,他们已经知道都有些什么符码,他们只想看到自己想看到的。这个差异给了我更多自由。当然同时,我也试图不去关注这个差异,一些在我的线性作品中会运用的手法和结构我也会用在我在艺术空间的作品中。在很多方面,比如那些多屏幕的作品是一些你无法在电影院中实现的东西,至少不是用同样的方法。这就带给了这些作品自主性和特殊性。我的作品中的很多话题不是一般电影,甚至纪录片会去涉及的。这正是我对它们感兴趣的原因,我想看看我们能否找到可以去表达它们的电影的语言。为什么总是都一样,关注同样的话题?为什么不拓宽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