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安齐

  • 观点 SLANT 2023.01.10

    财务,行政,话语,敏感神经

    卡塞尔文献展无论对于艺术领域,或者更广义的文化范畴,甚至在艺术界之外也依旧被认为具备领导性的贡献和议题塑造的影响力。每一届的文献展无疑都背负着相当的期望,这往往也意味着同样强烈的批判浪潮。第十五届文献展自开展前数月就深陷于批评与声讨之中,不过这一次的争议稍有不同,因为它碰触到了德国社会最纠葛且敏感的神经——“反犹主义”。

    其实文献展的争议以及德国政界的反应有迹可循。文献展作为一文化机构,外在予人的形象是文化精英及政治左倾,且近几届以来,皆致力于在展览中处理后殖民、移民与全球政经议题。此次策展团队ruangrupa以及被瞄准攻击的“稻米之牙”(Taring Padi)既具有穆斯林背景,又都萌生于1990年代末印尼学生运动反苏哈托政权的行列之中,政治上与右翼的主张显然有不相容之处。这样一来,便很难不被”民粹右翼-以色列支持者”这个全新的阵线(即使他们未曾结盟)视作眼中钉——即使是联邦总统与总理,也以“质疑未有犹太艺术家的存在”或罕见地未造访展览来表态。在文献展纠缠着行政与财务压力,并捆绑了国家形象的前提下,这场指控几乎未经论辩就已被判定输赢:艺术家、遴选委员会及策展团队全程皆是错误的一方。而关于策展团队及艺术家是否敏感于视觉语汇的讨论,恐怕都只是多余(虽然笔者也同意其重要性),并且仅囿限于艺术领域内:一来提出指控及支持指控的一方是极为复杂的集成,二是指控者发出谴责的真实动机,实际并不与策展团队及艺术家采行的形式语汇有关。至此,这些“反犹”指控已高度地政治工具化,吸纳了“取消文化”的手段,并且与文献展期间各种针对艺术团队的种族主义攻击,实为一体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