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所闻 DIARY
上一次来珠三角还是在2021年“OCAT双年展”期间,时隔两年的大湾区之行对我而言是一项“报复性看展”的文旅活动。以广东美术馆主办的“化作通变:第七届广州三年展”开幕式为起点,在疫情管控放开后没多久开启的这段旅程不可避免地带上了某种不真实感。由王绍强担任总策展人的本届广三邀请了吴洪亮、菲利普·多德(Philip Dodd)、艾墨思(Thomas Eller)、姜俊分别策划主展场的四个板块“边缘”、“慢板”、“触屏”、 “内生”。两位外籍策展人借助巨型屏幕同现场嘉宾隔空对话,本地外地各个机构的艺术同行齐聚一堂,热闹得仿佛疫情从未将大家隔断过,或者说,两个月之前的仓皇混乱从来不曾发生过。
也许正是现场这种犹如梦境一般真实的虚幻感把我引向了五条人乐队在一楼展厅营造的另一处人造景观:《梦幻丽莎》(2013-2022)挂满巡演海报、播放MV的粉色“发廊”空间。拿起杂志架上仁科的短篇小说集《通俗小说》翻阅,看到作者在扉页上写给观众的留言:“在虚幻中追求真实”,而我在整个房间充满年代感和地域特色的图文讯息中试图寻找的,其实是“我们那些不足挂齿的忧伤”(借用《三联生活周刊》的标题)。这样的寻找将我的行动轨迹彻底带离了馆方安排的学术会议日程。继中午跟随艺术家探店万兴煲仔饭后,晚餐又吃到恩宁路上需要和老板预定鸡而非订座的回乡鸡锅,作为外地游客的心情和胃口都得到了充分的满足。漫步在旧城微改的永庆坊,眼前除了人山人海,就是新春-元宵-情人节的网红打卡点。路过一间破旧的冷饮雪糕店,看到屋内的电视屏幕,我开始幻想这是某个双年展的影像分场馆。而今夜最大的惊喜,莫过于发现海珠广场的移动KTV,10元3首的跳楼价娱乐装置,公众参与性与氛围感拉满。
离开广州后,2月12日上午10点,我准时抵达“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的主展场——深圳粤海城·金啤坊。已于去年年底开幕的本届深双由鲁安东、王子耕、陈伯康 (Aric Chen)共同担任总策展人,设置“何以共栖”、“物灵之旅”、“寰宇对话”、“未来聚居”、“共同行动”五个主板块,六个特别板块,三个专题馆,以及常设展“即地制造”。在北京认真学习完600多页展前册的我,自信地在导览地图上标记好心愿点位,计划请深双工作人员带我们走捷径。然而,进入金啤坊这件由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设计团队改造金威啤酒厂所实现的“零号作品”之后,我发现做一位闲逛者也许更礼貌。建筑师采取挖凿、保留、加建等策略,将零散破败的工业遗迹重塑为形态流畅的空间序列。
当代艺术与设计个案接入这些重生的厂房,空间的历史被转译成新旧文化质感的共存。例如,雅克布·库兹克·斯泰恩森(Jakob Kudsk Steensen)(合成生态实验室)的参展作品 《畏水症》使用VR虚拟现实技术融合过去与未来的地质时期,连通个体的心理世界与外部的物质环境,而作品所在的展厅原本也是厂区封闭的污水处理空间,墙上斑驳的痕迹和新开的通风窗口即是证明。穿过庭院,顺着青山周平( B.L.U.E. 建筑设计事务所)为了给单一城市空间增添更多日常生活层次而设计的“城市寄生家具”仰望天空,视线会被粤海城打在高楼外立面的口号“深爱一座城”拦截,让我又一次感受到真实与虚幻的互相侵蚀。曹丹与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联合策划的“做-共栖之地”项目(do it: co-habitats)邀请艺术家和建筑师以方案形式构建了一条临时的“想象通道”。啾小组提案的纸上“交友区”类似把之前微信的“漂流瓶”功能搬到了线下,结果也跟“漂流瓶”功能一样,因投入其中的交友信息的不确定性而被“下线”。
UCCA Lab团队策划的特别板块“万籁之迹”邀请三位(组)艺术家分别在顶层的啤酒筒仓实现声音项目。三个筒仓内部结构的差异(廊道、旋梯、对开门)成为调动观众听觉、视觉、触觉的物理信号。回到地面的公共区域,一组色彩显眼、外形普通的洋红色丰巢快递柜毫无违和感地立在主展场建筑物的一端,存放mapping工作坊为期三个月、在广州市内不同地点进行的讨论所催生的作品以及观众留言(“看见最初500米”项目)。由项飙、段志鹏、何志森联合发起的这一工作坊从与年轻人的“尬聊”开始,在持续讲述和倾听的过程中,重新构建能够看见彼此、自主行动的“附近”。受工作坊项目精神的感召,离开金啤坊之前,我在老爷鲜酿办理了一张自动打酒系统的预付费自在卡,尽情品尝各式有“锅气”的鲜啤,并把带不走的卡内余额分享给了身边的陌生人。作为“即地制造”的参展方,本地啤酒产业的创意升级不仅仅是激活双年展的配套设施,更像是长期留存的生活方式装置。
当天下午,我们驱车前往龙华区大浪时尚小镇分展场,路上看到的玛丝菲尔时装总部大楼让人大受震撼,同路的分展场展览“经纬之间”策展人杨勇建议我们下次可以预约进楼参观。大浪时尚小镇分展场选址在闲置的原石凹第二工业园区内,展览的介入首先是对废弃空间的改造,例如,WAU建筑事务所就基于“经纬”的概念,搭建了T台般的基座,把6米高的厂房分割为上下两部分,让观众在主展厅游走。展厅内,艺术家王友身的作品《连线》(2022)把工厂迁移所遗留的物证(如,信美通新技术有限公司厂讯)以及原厂生产的物件用作在地实践的材料;张驰的《理想的信徒》(2009-2012)则以虚拟时装的概念探索快速消费品的可循环模式。服装产业所依赖的编织技术与工业园区象征的空间秩序在这里实现了某种连接。
在深圳四处游览相当于以自身为尺度识别这座带状城市的区划层次。临近深双展期结束,我决定在出北京的第二个周末返回大湾区,补看几个分展场,包括坪山区分展场所在的大万世居:除了刘晓都、高岩、徐宗汉(Richard Hsu)联合策划的“大万不插电”分展场展览以外,古村落内还常设有大万曾氏与客家文化的历史陈列展。当代实践接入历史场所的动作总是经过协商的。不同于破坏原状的建造行为,展览生产的过去与未来的对话类似于柔性叠加的驻留。如果周期性举办的双/三年展是平衡艺术文化与社会政治之间权力关系的仪式,建筑是某种认同感的化身,城市之中最具竞争力的空间可能是大型展览撤离后持续对公众开放的区域。
文/ 缪子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