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所闻 DIARY

喧嚣与静谧

左:没顶公司作品表演者。右:艺术家施勇,没顶公司徐震 , 民生美术馆执行馆长周铁海。

开幕前已经听说没顶公司李杰的双个展可能会延续到农历新年,虽然再过一周,美术馆一楼的两个空间还会有Gabriel Lester个展的开幕,心里却还是忍不住有点低落:这是民生美术馆2012年最后一个开幕季了,冬天来了,大家都开始放缓工作节奏;也不是没有想要庆祝和派对的心情,只是看着时间轴里的人来人往,偶尔也会禁不住唏嘘:逝者如斯。

不过刚刚沉默下来的心情,很快被没顶公司展厅内的喧闹人声鼓舞了起来。大家早已知道这次没顶公司将其在桃浦的工作室复制到美术馆展厅,所以看到项目最终实现出来的样子,也不是很惊讶。张恩利说,室内的温度也很像——有点热。

左:艾可画廊的罗贝托·赛瑞希亚(Roberto Ceresia),艺术家李杰和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总监马西莫·托里贾尼(Massimo Torrigiani)。右:James Cohan画廊的邵希亚(Arthur Solway)。

美术馆的照明把没顶公司的整个空间修饰了一遍,尽管程度非常细微,但在拍出来的照片上可以发现,每个人的皮肤和气色都变得非常好。哲学老师陆兴华背着双肩书包,独自一人步入展厅,作为桃浦的常客,这里对他来说毫不陌生,他自顾自地跑到会客区的墙角,用饮水机给自己弄了杯水喝。艺术家章清说,他最期待看到没顶公司工作的过程,以及那些想法产生的源头,在这个展厅里,第一个目的已经达到,第二个东西却还没能看到。后来,我在作品展示区遇到徐震,把问题抛给了他,徐震笑说:“那是因为这里没有会议室,也没有我的办公室。但即使是在桃浦的没顶公司,每个人各司其职地进行工作,所有那些构思的产生也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得到。”他指着仓库区那几件海绵雕塑说,这次也想干脆让大家看看,艺术品在仓库的状态。

谈起真正的没顶工作室和民生美术馆现场的区别,张冰马修夸赞这里比较干净和有序,可是也有人觉得恰恰相反。曾经和没顶公司合作过的邵希亚(Arthur Solway)认为,让观众到美术馆里来看艺术家制作艺术是一个妙不可言的想法,“也许是带着点娱乐的精神”,他也赞赏没顶再一次地做到了没顶式的无序:“在美术馆里展示乱七八糟”。可算作半个“桃浦艺术家”的何岸姗姗来迟,只匆匆留下一句话:“艺术生产等于政治生产,这种生产永远在路上,徐震的东西很粗糙,但是他把粗糙变成了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和他的性格在一块儿,往前推进,很好。”

左:华氏画廊的柳正浩, 画廊家许宇和收藏家周大为。右:艺术家何岸和友人李菁。

和喧嚣、堆砌、充满热度的没顶公司相反,楼上李杰的个展,完全沉浸在另一种气氛中:静谧、私密、很多的空间留白和很少的内容,人们在这里说话时,声音也似乎柔和了一些。不要忘记,李杰是在艺术空间中营造日常私密氛围的高手,而他最近愈加热衷做减法,为这次展览带来的作品只用了一部分,很多作品直到最后一晚才决定到底要不要用。这是李杰第一次在美术馆做个展,他却决定尽量减少过多的展示,也许可以这么说,艺术品的存在感越稀薄,李杰的艺术完成也就越成功。这里似乎可以屏蔽一切喧嚣,对话只在每一个观众与李杰的空间互动中发生,这种体验就像艺术家本人在展览自述中的一句话:“那一下忽然安静了,包括你自己跟一旁的声音。”

Parkett杂志的出版人迪特尔•范•格拉芬利德(Dieter von Graffenried)也敏锐地感受到了上下两层楼的巨大差异所造成的美学体验。当然这个问题最终还是要去请教美术馆执行馆长周铁海,他的回答言简意赅:“我也没有办法解释清楚,但总是可以很快地决定哪两个展览可以放在一起做。决定了李杰之后,展览会是什么样子就已经很清楚,然后就会想另一个空间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展览,答案不言而喻。”这也让我想到过去三年里,因为周铁海的工作而在民生美术馆同期发生的那些展览:张恩利个展与汉斯•德•沃尔夫(Hans de Wolf)策划的“布鲁塞尔身体语言”,刘韡与伊夫•内茨哈默(Yves Netzhammer)的双个展。这些展览的并置,都有一种难以言说的美妙。这让我相信,作为美术馆馆长的周铁海是本能地利用他作为艺术家的思维方式在进行着工作。

左:干玮玮女士和民生美术馆的刘佳。右:艺术家金锋(小)和策展人巢佳幸。

左:《帕科特》杂志出版人迪特尔·范·格拉芬利德(Dieter von Graffenried),长征空间卢杰。右:澳大利亚中国当代艺术基金会的董亚仙,MABSOCIETY的马修·伯利塞维兹(Mathieu Borysevicz)和策展人张冰。

左:艺术家章清与艺术家张恩利。 右: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陆蕾平与艺术家杨振中。

左:维他命空间主持人张巍与艺术家周俊辉。右:学者陆兴华。

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