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所闻 DIARY
一月初,香港艺术圈从长假里苏醒,几家画廊先抛出重点艺术家展,又传出两家国际画廊入驻香港的正式消息。Art Basel 借发布会带来整个贵宾关系团队,将网络撒入所有的艺术活动和开幕酒会之中。港岛南,Spring Workshop启动首年项目Moderation(s),艺术家策展人欢聚一厢。新加坡Art Stage让不少艺术人士都选择中转逗留香港,以赶上新年第一个大型展览--由亚洲艺术文献库和M+博物馆联手举办的宋冬个展“三十六历”。在香港,这两家艺术机构的号召力是全方位的,这从文献库每年高朋满座的筹款拍卖会就可以看出,不管是艺术家,画廊家还是藏家,都十分乐意踏入公益艺术机构的光环。
“三十六历” 是宋冬在亚洲艺术文献库艺术家驻留计划的最终成果,作为第一位参与该计划的大陆艺术家,项目规模从构思到执行越滚越大,直到文献库意识到展览形式已超出了本身以研究为主的框架和能力,于是搬来M+博物馆团队来操作这次带有浓烈公众参与度的展览,不过M+尚未有自己的场馆(2017年才完工),还好太古集团(Swire Properties)翼下的两万尺艺术空间ArtisTree正好能满足供五百余人一堂创作的不寻常容量。
三十六年,四百三十二个月,宋冬手制的四百三十二张月历大多记载了个人回忆。而参与者需要添加,改变艺术家的原稿,做出另一番诠释。下午六时,早已网上登记的参与者们已排起了长队,其中不乏幼童和鹤发长者。亚洲艺术文献库总监徐文玠(Clarie Hsu) 里外穿走,忙碌地安排文献库的赞助者们入座。M+高级策展人皮力是项目的总负责人,他看起来比平日严肃很多,戴着博物馆工作牌不停地在展馆内巡视。当不经意露出一丝倦容时,他立刻否认到:“小项目而已,香港艺术圈比北京小多了!”
手绘月历原稿被整齐地排在一片望不到尽头的小桌上,画具早早备好。参与者们席地坐在小垫子上,一眼望去,规模之浩大,有点科举考场的味道。许多画廊家、收藏家和艺术家们都携妻带子相邻而坐。参观人群则沿着大厅游走,欣赏挂在四周墙壁上的日历复制版。一位外国策展人匆匆地从我身边走过,带着几份失落地嘀咕到:“可惜都是中文,看不懂。” 学者何庆基站立在一面墙前,有点泪光闪烁,指着一幅日历上自己的画像,说道:“这么多年了,没想到宋冬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在香港的展览!”
大厅内画笔声簌簌响,开幕酒会在厅外同步开始。文献库的娜塔莎穿过人群过来问道:“这酒怎么样?我们的赞助人特地为今晚活动捐赠的,听说很不错。” 她闻了一下酒杯,满意地走开了。这样的大场合,每项赞助都是用心的。
高古轩画廊总监尼克•西门诺维克(Nick Simunovic)的创作如其人,果断直接,他迅速地完成了1985年二月号图,轻松地解释道:“这算是对罗伯特•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的致敬,他当年抹去了威廉•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的绘画,我借仿了一下。” 他认真地将用完的橡皮擦摆放在空白的日历中央。将私密回忆加入创作的参与者也大有人在--法国艺术家两人组Map Office的林海华(Valerie Portefaix)拿到日历几乎尖叫起来:“不可思议,这是我第一次性爱的月份”,她将墓地改造成椰树海滩,添上“SEA, SEX AND SUN”几个字体。
这场集体创作持续了近三小时,不少参与者绞尽脑汁地涂写到最后一刻。宋冬高兴地审视每张桌面的最终效果,身后跟随着大批艺术学生。原本黑白整齐的会场,已是颜料四散,略显凌乱。宋冬将自己的人生记忆递交给他人作为创作原料,个体意识被不同人消化、放大、否认、修改。一个本来线性般流动着岁月故事被多人的生活视角分流、重造,这场创作成果又再次呼应了他的常言: “艺术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艺术”。
文/ 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