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 INTERVIEWS

娜布其

娜布其,《真实发生在事物具有合理性的瞬间吗 ?》,2018,控制器电箱、玻璃钢喷漆奶牛模型、平板小车、电瓶、不锈钢轨道、户外球形灯、仿真植物、泡沫石头、树脂柱子、图片喷绘布帘、镜子.

娜布其近期分别在北京C-Space+Local和上海香格纳M50空间内呈现了两个面貌皆然不同的个人项目:“双向入口”以传统意义上的雕塑制作方式为出发点,“真实发生在事物具有合理性的瞬间吗?”则是利用现成品营造出总体场域,但无论如何,两场展览皆将观者带入了被包围式的观看。观者在其中与环境或事物的关联分别提供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感受,而面对当下转瞬即逝的现实,人们又应如何寻求真实?“双向入口”将持续至11月28日;“真实发生在事物具有合理性的瞬间吗?”将展出至12月9日。

从《空间外的风景No.16》(2017)开始,我就希望通过做组合的方式让雕塑呈现一种在空间里面把人给包围进去的状态。也就是说,当观众行走其间的时候,他不是在绕圈观看作品,而是作品的很多不同部分将观者包围。作品这样组合在一起,有点儿像构成了一个场域,也蕴含着叙事性,但这种叙事性是抽象的。它不一定有任何具体指向,或者讲述任何故事,而是更倾向于提供一种情节式的感受。观众在作品里穿行,这些小的场景就被串联起来,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受。

“双向入口”就是如此,里面大部分“场景”都让人联想到一些我们熟悉的公共场所,比如纪念碑、公园、体育场、通道等。这些场所都有一种公共空间的典型性,《持疑的场所(包围和放射的形状)》所代表的是由中心向外发散以及由外部向中心包围的空间结构,形状看起来像古希腊的圆形剧场,与注视和被注视有关。随着时间推移,场所的外形和功能会发生变化,但类似的空间类型一直存在,所以雕塑中始终不变的其实是场所和人的关系,也就是人在不同场所中所处的位置,以及不同场所相对应的感受等。《持疑的场所(中心点)》代表的是广场或者某个标识中心点位置的物体。而《持疑的场所(空地)》则表示城市中的小块绿地,它们既是城市景观的一部分,又部分地具有小型公园的用途,处于被观看和可进入之间。

上海香格纳M50空间的项目与去年尤伦斯的群展“寒夜”有一定关系。整个展厅只有一件装置作品,但它不是以单个物体形式呈现,而是一个把不可视的内部空间打开的过程。通过这次展览我想探讨的一个问题是,当观众走进展厅,发现里面没有一件东西是艺术家按照传统定义创作出来的,他们会如何定义作品?我把整个空间变成了一件作品,而其中呈现的“物”可能只是一些表皮,一些装饰。观众在这里也是被作品包围起来的,是展览内容的一部分,他需要参与,需要完全融入这个环境,作品整体才能成立。我在2015年《平行》的展览结束的时候,就在想“在场”的问题。所以,你也可以说这两个展览都是对“在场”概念的实施。

我之前的作品主要讨论物体和身体之间的关系,而在最近的作品中,身体的概念已经不再外在于物体,而是在雕塑/物体的内部,和空间密切关联。比如,在表现不同场所的雕塑中,我是把身体对于场所的反应考虑在内的。上海的展览也是这样,观众步入展厅,实际等于进入了一个我布置的场所,类似进入现实版的《持疑的场所》中的一件雕塑。不同的是,在雕塑中身体是一个更抽象的概念,而在装置中更具现场性。除此以外,上海展览里人工材料的介入使得“对真实的模仿”和“真实”之间的边界变得模糊有趣,就如展览题目所提出的问题:真实发生在事物具有合理性的瞬间吗?我们如何认知周遭的世界,是否眼见即为真实?一种被给予的或者模拟的情绪一旦发生,是否也可以被认定是真实的,即使它存在的基础全无真实可言?该如何看待此种被引发的情感?

另外,两个展览我都特意加进去了一些视觉障碍物。它们的功能相当于一般的展墙,但处在封闭和开放之间,不会彻底阻隔视野,但会让人在感受上有所不同。在“双向入口”中,这些结构也像是雕塑中的某些片段被放大至现实尺寸后呈现在展厅,和雕塑形成互相关照,同时混淆了现实和虚构,坐在上面的感受很奇妙,像是瞬间来到室外空间,观看这些远近距离不同的场所。这一点也适用于上海的展览:一个模仿自然的场景,发生在室内,同时还有真实环境中的声音,但人工质感的材料又会让人疑惑。此处,展墙的部分相当于室外建筑的缩影,缩减为几个简单的体块。

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