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 INTERVIEWS
施瀚涛是生活在上海的独立策展人、影像艺术研究者和行业观察者,他担任由上海多伦美术馆发起的“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年鉴”以及今年的年鉴展“地方与讲述”的总策展人。展览从超过两千件影像艺术作品中策划挑选,展示了十五种以影像语言讲述“地方”的创作途径。遍布美术馆三层的屏幕和照片镜框中,除了具体的“地方”,也有通过艺术家的身体创造出的空间、心理或精神家园,以及用传统或新兴影像技术编辑出的虚拟世界。展览虽示例了具有社会性思考的艺术影像叙事,然而策展人所提及的与当代社会中影像媒介生态互动的意图,在今年的作品中未见体现。由短视频、流媒体直播、电商消费主导的普通人的影像生活,与展览中的当代影像创作状况,似若平行宇宙的存在。“地方与讲述”展览持续至2025年2月23日。
多伦美术馆常年关注影像艺术,受到朱青生老师做当代艺术年鉴的启发,加之上海目前没有一个像样的摄影博物馆,很多静态或者动态的影像作品在今天浮躁的环境下往往一闪而过。综合多种原因,我们在2023年初正式发起了“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年鉴”,希望及时将好的作品记录下来,同时与影像这一媒介在社会中的发展展开对话。
六人顾问委员会提供了整体方向上的建议,鉴于作品收集工作的庞大,我们也邀请了高校师生参与进来,包括北京电影学院、中山大学、浙江工商大学,还有四川美术学院。四个学校加上我们自己组成了五个工作站,共同征集各自所在城市及区域中的影像作品。作品入选的基本标准是当年在中国或在国外公开发表、内容与中国相关的作品,发表平台和媒介不限。筹备后期阶段也邀请了一些艺术从业者、独立观察员、策展人协助提名。我们最后共征集到两千多件作品,从中挑选出一百多件进入出版物,再精选出一部分进行展览。面对如此庞大的作品数量,信息的搜集、整理和保存是最基本的工作。我们希望年鉴最终能够成为一个平台,面向公众和感兴趣的研究者开放档案。当然,实现这一愿景将面临不少挑战。
从收集到的作品来看,主题和内容非常多样。我们之所以选择“地方和讲述”这个展览主题,是因为这是一个有效的视角,通过这个特定的视角去看的话,就会发现很多作品的具体意义,也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一些当下流行的话题、形式和媒介。在这次展览和作品征集中,许多讲述的地方都相对“边缘”,比如说资佰和余果的西南,阎洲的西北,王露的太原,徐喆、解睿的内蒙,以及车健全、曹澍在广州及顺德的“边缘”空间……
我看完了两千多件作品后发现有太多意料之外的好作品,尤其是许多来自上海北京以外地区的艺术家的创作。这让我意识到,平常我在这里会看到的很多热门的影像作品一定程度上是很片面的。其中一个突出的例子是阎洲的《杀胡案》(2023),这是一件由静帧摄影构成的动态影像作品,通过讲述一个古代胡人的逃亡故事来探讨族群冲突中个体的命运,形象源自一个陶俑。这件作品有明确的历史和文化脉络,同时讨论了个体和族群问题,又能够对全球社会中的难民议题作出回应。我在上海看了很多展览,但是不常看到这种针对社会现实背景,同时在创作语言和呈现方法上试图创新的作品。
此外,我也看到了今天当代艺术机制存在的一些问题,艺术家的创作环境受到资本和审查的影响,圈子化问题比较严重。现在的艺术教育大多回避社会问题,陷于形式或者理论,空洞的作品不少。另外年轻一代艺术家有很多是国外回来的,对于国内社会生活的切身体验比较少,反而来自北上广之外的“非中心区域”的学生对于社会议题的兴趣更大。在此次展览主题下,艺术家基于“地方”来讲故事,以影像创造叙事线,并未完全落于形式。
另一方面,讲述遥远家乡和过去的主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是在回避当下的现实。展览中的艺术家试着去发现自己身体深处的那些隐秘、有时已被忘却的地方,但换个角度来看,这又让人感觉存在于当下和身边的地方其实尚未得到充分的观看和表达。
此次年鉴展并不是有意在上海艺术周开幕。最近上海还有另一个大型的影像艺术季活动,他们在梧桐区的老房子里做展览。可能由于这些空间近来找不到租户,因此安排文化艺术活动又一次成了某些部门的策略。就艺术和城市更新及地产开发的关系而言,似乎也从过去跟着新建地产的 “追求增量”,转为了“消化存量”的模式。这是今天艺术创作的大环境,和疫情前相比既有变化,其实也没有实质性变化。
采访/ 张涵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