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 INTERVIEWS

苏文祥

左:51平米#12,马秋莎,《我们》,2010年9月18日,现场表演  录像(7分钟),表演现场;右:51平米#8,辛云鹏,《不重要》,2010年6月,装置,尺寸可变,展览现场。

从2009年到2010年,北京草场地的泰康空间在他们51平米大小的展厅内举办了一系列个展,取名“51平米”。参展艺术家都相对年轻,大多数是艺术圈的生面孔,部分人展览经验很 少,但这个系列引起了批评界广泛关注,极大改变了北京年轻艺术家生态。《艺术论坛》在“51平米”实施过程中曾经报道过部分艺术家及展览,但现在我们决定从一个宏观角度对整个项目进行审视,通过访谈策展人以及部分艺术家了解项目启动、组织始末以及这种另类模式对单个艺术家创作实践以及整体艺术生态有何影响。另类展览平台如何从边缘走向中心,如何与艺术市场产生交集,以及它们在中国的意义和可行性,这些都将是我们关注的问题。首轮访谈对象是该项目发起人、艺术家、策展人苏文祥。“51平米”回顾展目前正在泰康空间展出,展期截至4月16日。

“51平米”正式启动是在2009年10月。但筹划可能从四五月份就开始了。具体时间安排上并不是谁先谁后都定好再按步骤走,因为艺术家的工作方式不允许你有这么严谨的计划。所以实施过程中伴随很大随机性。在这种随机性里,如果可能的话,我们也会考虑每个艺术家间的对话或媒介上的区别。比如之前做了好几个偏向日常化的展览,我们就会想接下来是否可以穿插一个像辛云鹏那样针对展览空间和制度考虑问题的艺术家。每次展览都有固定预算,除去制作费、布展、海报等花销,材料费根据需要多少不等。也有一些收藏。有的艺术家作品不是很大,也不会很贵,双方有时能达成协议,完全出于自愿,绝对不是你在这里做一个项目就必须给我一件作品。

当初定名单时并没有盯准年轻艺术家。虽然新闻稿里说“主要关注80后艺术家”,但其实我们对年龄没有做明确规定。什么才叫年轻?美院刚毕业的最年轻,但我们还是希望一种有质量的年轻:已经毕业几年,有一定创作能力,能控制作品,从他过去的创作中能看出一点连贯性或体系,让人感觉他对自己要做什么比较清楚。很多年轻艺术家今天做这个明天做那个,在他们的变化里找不到任何线索。所谓年轻,年龄并不重要。年龄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创作是否年轻,关键还是他的气息。“51平米”里李牧就是74年出生的。

这个项目另一个针对性在于希望填补现有展览机制的空白,为作品偏观念化、不容易被市场接受的艺术家提供一个交流、进步、展示的平台。现在的展览很多,但类型有限,就那么几种。一种是策展人的展览,也就是所谓艺术中心或美术馆的展览,我出一个主题,请你做一件作品,发完方案就没你什么事儿了,只需去看一下布展,然后穿得干干净净、潇潇洒洒地来参加开幕酒会就行。做出来的展览实际跟你没多大关系,艺术家在里面也没有更多交流机会。另一种是画廊展览,作为商业机构,画廊要挣钱,挣钱也就意味着你必须提供一个可卖的东西给它,既然可卖,就得有卖相。卖相决定了艺术家和画廊主之间的关系,等于双方对彼此的一种暗示。或者你的作品可操作,可推广,学术较强,在人际圈里处于一个有力位置,前辈或师兄也会给你很多机会,但无外乎也就是上述两种。其他模式非常少。

所以,“51平米”作为策展方式来讲再普通不过,但可能就是因为国内类似项目太少,能坚持下来更少,所以突显了它的价值。接下来的群展既是“51平米”的延伸,也标志着新的开始。将来的计划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做一些小规模群展,关注不同艺术家之间的联系。

我做项目策划沟通最大的动力在于这些同辈艺术家的工作能给我带来启发,观察他们也等于观察我自己,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我没有的优点。这些艺术家多多少少各自表现出了一些倾向,有的是对日常化的关注,有的是针对体系的斗争,有的是对形式的探讨,但这就像你现在喜欢穿灰色的衣服,并不代表你会一直穿,也许灰色的确很适合你,但是穿了两个月后,你很可能会想穿一件鲜艳一点的。一切都在变化,需要给他们时间。

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