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 INTERVIEWS
从2009年到2010年,北京草场地泰康空间在其51平米大小的展厅内举办了一系列名为“51平米”的个展。参展艺术家都相对年轻,大多数是艺术圈的生面孔,部分人展览经验很少。但这个系列的展览却引起了批评界的广泛关注,极大地改变了北京年轻艺术家的生态。《艺术论坛》在“51平米”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曾经报道过部分艺术家及展览,但现在我们决定从一个宏观的角度对整个项目进行审视,通过访谈策展人以及部分艺术家了解该项目的启动、组织始末以及这种另类模式对单个艺术家创作实践以及整体艺术生态有何影响。另类展览平台如何从边缘走向中心,如何与艺术市场产生交集,以及它们在中国的意义和可行性都将是我们关注的问题。第二次访谈对象是泰康空间艺术总监,也是该项目策展人唐昕。“51平米”回顾展,2011年3月19日至4月16日在泰康空间举办,《艺术论坛》也登出展览的评论。
我们做这个项目的时间正好是在08年经济危机、艺术市场下滑之后,当时国内的很多艺术机构,包括画廊都把展览数量减少或者把展期拉长,我们就是在这个时候做的“51平方”。因为这是一个比较快节奏的、比较密集的开幕式的形式,整体上的安静会反衬出我们这个项目好像高频率、很快、很热闹,又都是年轻人,所以就一下子比较吸引人注意,对外界这可能是一种表层特点。
我们整个项目目光的着眼点是年轻一代艺术家,一个重要特点是没有设定任何具体方向。年轻代表未来,如果凭着已有的经验或者按照以往的策展思路是需要有明确针对性、一个具体话题,这个项目要谈什么、呈现一个艺术什么样的问题,是要有具体方向的,但是我觉得有任何一个具体方向都会偏离,跟艺术未来主导的方向是不同的,没有人有这个准确性,能够现在就把握到艺术的未来。
这个项目从前期到结束都是一边做调查,一边走访艺术家,一边挑人,策展想法会随着在变化。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是以挑人为主,我们看重创造潜力、代表性,艺术家的知识结构,对传统艺术的理解,对方法论的思考,对整个艺术发展的消化等等综合的因素。他们从媒介语言使用上的多元化,关心的是具体的身边的,切身的问题。不是说这种问题小,是说这种问题是触手可及的,跟他的生活相关极其密切,跟他个人都有关系。这样触及到的日常是自然的,从需要出发的,不是为了谈日常而日常的概念先行,而且这个日常包括艺术、生活、社会种种。艺术是要跟着艺术家走的,我们针对的是人,对具体的参展作品和方案没有苛刻的要求,所以大家可能会看到一些作品明显的不足,这个问题不大。
采访/ 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