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 INTERVIEWS

姜若瑜

《二次大战中的帅克》现场 2011

姜若瑜导演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和纽约州立大学戏剧舞蹈系,主攻导演、表演和现代舞编舞。曾任北京京剧院导演,现为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教授。她被海内外多所院校邀请主持戏剧工作室,并导演多部经典作品,对美国“方法派”导表演理论有深入研究。《二次大战中的帅克》是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2008级三班的首个实习剧目。讲述了“大人物”希特勒与“小人物”帅克的故事。

戏剧是大人的游戏。布莱希特的剧本充满了流动、诗意的美,他的剧本需要“寓教于乐”。我们也必须告诉观众这是戏,不要跟随演员在台上哭而哭、笑而笑,时刻提醒他们打破舞台幻觉。我喜欢在舞台上看到很多比例不一样的,不是大而是小的东西,所以小坦克、纸飞机、跳伞兵等等玩具就出现舞台上。

一部戏不断地收光再起光,我认为打破了戏剧的完整性。在合成的时候,我们决定在幕间让舞美设计在舞台上推动布景前进。既然选择了布莱希特的戏,就应该真正的流动起来。最后一场里瓶记酒店的戏,在原剧本中是两大段。阅读剧本时,我觉得这场戏的舞台呈现应该是飘着的。过去和未来占用了与“现在”不一样的时空,在舞台上就要用不一样的语汇来表达。如果还是用语言,就显得乏味。演员在表演时运用了无声的、像默剧的慢动作。

我喜欢纯粹的东西,用舞台上最简单的方式调动演员,让表演显得更加突出和强烈。所以我的戏一般都没有布景:累赘的舞台和堆砌的所谓“现实主义”把演员都淹没在布景当中,一切表演都失去了光彩。排练时演员们做了很多游戏,包括戏剧的游戏、儿童的游戏等等。因为我喜欢把身体的元素放在剧中,也希望演员的表演和过去惯常的风格区别开。我鼓励他们即兴创作,这样才会产生活跃、鲜活的东西,也一直这样要求并且训练他们。有三场戏是我非常喜欢的:女孩扮演的希特勒,她说的是德语的胡言乱语;还有三个士兵像木偶一样一边露头一边说台词;以及茅草屋中的两个农妇。我希望这部戏的表演像木偶,拥有非常夸张的表情。遗憾的是排练时间有些短,如果能把所有演员的表演都调整到这种感觉,那么整部戏又会上一大个台阶。但这部戏太难了,从另一个角度讲,比现实主义的戏还要难。

导演需要一根筋,要一根筋的追求你想要的东西,这样作品才能有意思。我希望自己的作品中能够包含有意思的尝试和鲜明的追求,不人云亦云。但是没有必要直接告诉观众要表达的是什么,不一定“紧贴现实”。观众能从里面感悟到一些东西,这就是现实意义。主人公帅克作为一个看起来很愚笨的小人物,他的“不强求”就是真正的大智慧。有一句谚语“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万物都有从兴盛到衰败的过程,这是一种充满了宿命感的东西。帅克可以告诉我们怎样面对生活,面对生命。

谈到“方法派”,有人说它完全是自然主义,不能驾驭经典剧目,比如莎士比亚、阿瑟•密勒等等。但是方法派的很多练习让演员摆脱了“扮演”的茧子,心灵变得非常敏感。这种充满信念、真实的东西,能够改变目前一些“假大空”、“大概齐”的表演方法。方法派没有玄乎其玄的“扮演”理论,不否认演员在舞台上自身的存在,不必“思角色所思,想角色之想”,演员可以用自己的感觉来“代替”这个人物,不用关闭自己本身的感觉。音乐家用乐器演奏,画家有画笔和颜色,演员要用自己的身体、思想、情感进行表演和创造。

更多图片